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决事比

春秋决事比

一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自珍又名巩祚,字璱人,又字爱吾,号定庵,晚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晚期著名思想家。他出身于累代仕宦之家,十二岁从外祖父段玉裁诵习《说文解字》,二十岁左右就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宗人府及礼部主事、内阁中书等闲官。治今文经学,但考制度却推崇《周礼》,说《诗》兼采毛氏,并不笃守公羊家法,注意经世致用,“讥切时政,诋毁专制”(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后来师从著名经学家刘逢禄,治《公羊春秋》,援引其中的“微言大义”,揭露时弊,倡导改革,成为今文经学的巨子,影响深远。道光十九年(1839)因抨击时政,忤触上司,辞官南归。二十二年(1841)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著作有《大誓答问》、《说文段注札记》、《定庵文集》、《定庵续集》及《龚自珍全集》等。他是晚清“开一代新风”的思想家。梁启超说:“光绪间所谓新学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清代学术概论》)可见龚自珍的重要影响。汉代学者董仲舒曾著《春秋决事比》(又名《春秋决疑》、《春秋决事》、《春秋决狱》、《公羊治狱》、《春秋断狱》),以《春秋》经义断案,援礼入刑,援儒入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今文学家刘逢禄仿董仲舒之意,以《春秋》经义评断史书中的刑法和礼制,作《议礼决狱》四卷。龚自珍曾师从刘逢禄,传承其学,于是也模仿董仲舒的体例,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百二十件事,按《春秋》经义作解答,名为《春秋决事比》。共十一篇:君道、君守、臣守、不应重律、不应轻律、不定律、不屑教律、律目、律细目、人伦之变、自序。大体上以公羊家说对一百二十件事进行评论,对研究《公羊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猜你喜欢

  • 震泽长语

    一卷。明王鏊(1450-1524)撰。王鏊,字济之,明吴(今江苏苏州市)人。成化间乡试、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正德初,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时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王鏊乃求去归里,卒谥文恪。

  • 说文补详字义

    十四卷。清沙木(生卒年不详)撰。沙木字青岩,浙江嘉兴人。著有《艺文备览》百二十卷。是书首为沙氏自序,次为凡例标目,下依《说文》部次分为十四卷。其中所补所详之义,本散附于《艺文备览》之内各字之下,而后别

  • 广韵说

    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1753-1803)字得青,一字槎客,江苏嘉定(上海市嘉定县)人。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曾与陈诗庭同校《说文解字》。后假馆钱大昕“孱守斋”,尽读所藏书,学益邃。所著《十

  • 春秋公法内传

    十二卷。卷首一卷。清刘人熙撰。人熙浏阳(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前有宣统己酉(1909)黄杰序,知草创于光绪甲辰(1904),写定于丙午(1906),至宣统元年己酉(1909)由弟子黄杰付梓刊

  • 养生弗佛二论

    一卷。明魏大成(生卒年不详)撰。魏大成,字时夫,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一卷,专谈养生之道。其《养生论》认为平情为祛病之本,深明医之不足恃。其《弗佛论》则明儒理以辟释。持论较为公正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二十卷。唐末强思齐(生卒年不详)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

  • 字林精萃

    八卷。清墨庄(其生平不详)辑。是书与吕忱《字林》无涉。又名《字林经策萃华》或《彬雅》,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每字之下,搜集各经笺传及《说文》以注之。其凡例云:“凡笺传注《说

  • 射书

    四卷。明顾煜撰。顾煜字铭柏,自称西神矍圃,按无锡有西神山,则顾煜定是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掇拾群书论射之言,汇而成书。卷首载明代《武科制诏疏议》数条,然后是射法,其次是射式,再

  •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

  • 量处轻重仪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量处轻重仪》作于唐贞观十一年(637),乾封二年(667)重修。在自序中,详明亡五众物量处轻重。立制听二门,制门分三,谓三衣坐具灌水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