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经传辨疑

春秋经传辨疑

一卷。童品(生卒不详)撰。童品字廷式,号慎斋,兰溪(今属浙江)人,明代经学家,弘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以老致仕,因读书而失明,家居十九年而卒。此书是童氏为儒学生时所作,论《左传》所记事迹共九十三条,于三传异同者,大抵多主《左传》而驳《公》、《穀》。其《自序》云:“盖圣人之经,词义严正,本末详明,固无可疑,因传而有所疑耳。……《左氏》得本末之详,不能无附会之诬;《公》、《穀》得义例之精,不能无穿凿之弊,故文中子谓三传作而《春秋》散。”童氏亦不全信《左传》,如“卫杀其大夫孔达”条,《左传》载孔达乃自缢而死,童氏以为经书“卫杀”,则不当是自缢,且云“凡此之类,只当从经,不若无传之为愈”。此书对《胡传》亦多所驳正,如“春王正月”条以胡氏所谓不书隐公即位乃孔子削之为穿凿;“秋,翚帅师”条以为胡氏割裂经文,致使经之明者反晦,续者反断;“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条认为胡氏说“与”亦泥;“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条以胡氏所谓季姬私与鄫子遇为淫奔之说为无稽;又“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条,认为孔子但直书其事而齐鲁之罪自见,反对胡氏所谓“书人书侵罪齐,书追书至酅弗及罪鲁”之说。如此之类,皆能切中胡氏之弊。此书初刻于弘治十五年(1502),刻本久佚,《四库》系据抄书收录。现存天一阁抄本、《续金华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正俗备用字解

    四卷。清王兆琛(生卒年不详)撰。兆琛原名兆玺,字叔玉,号献甫,又号西舶,福山(今属山东)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山西巡抚。是书取通用字,分别正俗,解释音义,依《康熙字

  • 九峰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王棻(1829-1899)撰。王棻字子庄,号耘轩,浙江省黄岩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主九峰精舍及清献、文达诸书院讲席,光绪二十四年(1898)赏加内阁中书衔。王棻论学不立门户,为文朴

  • 觉生诗钞

    十卷,《咏物诗钞》四卷。《咏史诗钞》三卷。《感旧诗钞》二卷。《觉生诗续钞》四卷。《自订年谱》一卷。清鲍桂星(1764-1826)撰。鲍桂星,字双五,觉生,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遭谗落职

  • 秘册丛说

    一百三十二种,一百三十四卷。明佚名编辑。丛书汇辑群书,抄撮而成,漫无系统,如苏轼《物类相感志》之类出诸《说郛》,严羽《沧浪诗话》之类取于《百川学海》,马文升《兴复哈密记》、《西征石城记》之类采自记载汇

  • 论语小言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著有《论语郑义》、《续论语骈枝》。是书杂引古今事语,以证《论语》。其体例与《韩诗外传》相似。因其非说经之大道,故名小言。虽是小道,其说也颇有意义。该书有《春在堂全

  • 寅阳十二论

    二卷。明叶秉敬(详见《字孪》条)撰。此书分太极、仁孝、性善、工夫、勉强、学问、资质、知行、理欲、好恶、零总、独立十二篇。喜为新奇之说,而理多不惬。

  • 日讲四书讲义

    二十六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撰。玄烨(1654-1722)乃世祖(顺治帝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在位期间,平三藩之乱、攻灭台湾郑氏政权、签订《中俄尼布

  • 武定诗续钞

    二十四卷。清李佐贤撰。李佐贤山东利津(今东营)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集作者序云:“吾郡诗钞自惠民吾宗味初公编辑,始明代以洎国朝得诗十二卷,文献略备,诚盛举也。迄于今又七十余年。”因恐各邑诗人湮设,

  • 朱文定公集

    十卷。清朱士彦(生卒不详)撰。朱士彦字休承,号永斋。江苏宝应人,约在乾隆道光年间在世。嘉庆进士,以翰林充国史馆纂修。著成《河渠》一书,故于河淮最熟,曾上疏进河防五策。道光时累官吏部尚书。卒谥文定。是书

  • 说文谐声类编

    不分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古琴,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举人,闭门穷经,专攻音学,认为韵有古今,叶韵说是错误的。著有《六书韵征》、《夏时考》、《十二山人文稿》等。此书为按韵编次《说文》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