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
见《晁氏新书》。
见《晁氏新书》。
一百七十六卷。清圣祖玄烨(生平详见《御制诗集》)撰。。此集前后共分四集。前三集为大学士张英等所编。《初集》收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作,凡四十卷;《二集》收康熙三十六年以前之作,凡五十卷;《三集》收
二十二卷。清王继祖修,夏之蓉纂。王继祖,汉军正红旗人,举人,乾隆十五年知通州,二十二年离任。夏之蓉(1698-1785),字夫裳,号醴谷,晚号半舫,江苏高邮人。清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盐城教谕,
一百五十九卷。和硕庄亲王允禄缮录刊布。雍正七年(1729),世宗宪皇帝,应廷臣的请求,命和硕庄亲王缮录,雍正九年(1731)告成,所载上起雍正帝登极、下止雍正七年。乾隆皇帝即位以后,再命和硕和亲王弘书
一卷。清丁晏撰。丁晏字俭卿,号柘堂,江苏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清代自从武进人臧琳力攻王肃作伪之后,附和他的人就越来越多,几成定论。丁晏出生较晚,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很大影
十卷。清王文濡编。编者生卒里贯未详,只知曾旅居上海,寄食书圬,善写文章,有以自见。然于倚声之字,则多疏略。所辑各书,未如近人所编《词话丛编》详尽。但亦时有佳构。文濡认为为词之道,易流于华丽空滑,欲反其
二卷。清范锴(生卒年未详)撰。范锴著有《华笑廎杂笔》。此为所撰之词。首卷一百十五阕,附施国祁一阕。末卷八十七阕,附严字淦一阕。共二百零四阕。令曲慢词,雅正深隽。其运意布局,皆有法度,尤得南宋词眼之法。
十一卷。清末李滋然撰。滋然字命三,四川长寿县人,光绪壬午(1882)举人。此书首有胡惟德序及李家驹序,卷一为《田赋考》,卷二为《封建考》,卷三为《赋税考》,卷四为《征役考》,卷五为《出军考》,卷六至卷
四卷。明陈士元(生卒年不详)撰。陈士元字心叔。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年进士。官至泺州知州。著有《易象钩解》、《五经异文》、《孟子杂记》、《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姓汇》、《姓觿》等。是书所录,上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一卷。张慎仪撰。慎义(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别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尚著《蜀方言》、《诗经异文补释》、《方言别录》等。是编乃就钱唐梁氏残稿增补而成,梁氏其人无从考知。篇末附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