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邻文集

松邻文集

四卷。清吴昌绶(1810-1867)撰。吴昌绶字伯宛,号印丞。浙江杭县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吴昌绶博雅工诗古文词,长于考证经史、金石、目录、版本之学,著有《龚定庵年谱》、《吴郡通典》,又刊有《松邻丛书二十余种》。此集凡四卷。卷一为清《孝献皇后行状》及《传》、《跋》、《东朝崇养录跋》,《校邦畿水刑集说跋》,均有关掌故。卷二为昌绶选刊宋元及明初人词,合别集、总集凡十七家,精校印行,世称“双照楼本”。后将书版归武进陶氏。卷三为《杨太守沂孙观瀛居士文》。是谓包安吴论书多特识,恨过事矜张,品月时贤,匪皆征信,太守劬学深思,粹然一勃于正,其于篆法,雅重先白山民。又谓张编修惠言篆,淳雅和平之气,实过于邓,吴昌绶窃意邓书神骨骏迈,诚足震荡一时,第誉者过当,学之多弊,编修与渊如北江,覃研小篆,通儒之笔,与邓蹊径不向。卷四为《唐栖劳氏三君传》,李玉如、包承善两墓志铭,叶姬张氏玉真墓志铭,《杨氏丰华堂藏书记》,均为传作。昌绶《梅祖庵杂诗》有云:“秾纤外自具风骨,浑朴中能见性情。强学单寒何所苦,平生文派薄桐城”。秾纤二句,盖即自评其文,所谓得失寸心知也。光绪庚子之乱,慈仁寺被烧,改寺基为昭忠祠,独顾亭林祠屋数楹犹存,有唐开成井阑,与王赐振书祠记刻石犹未佚。民国十年(1921),浙江旅京士人,集资重建,吴昌绶躬亲其役,并撰祠记,文见卷四。顾祠本以平定张穆附祀,吴昌绶卒后,同人公议,与张穆同设位附祀。有民国18年(1929)杭县吴氏刻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故训订上经

    一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同治举人。晚年特荐授内阁中书衔。曾主讲南菁书院十五年,著述甚丰。作者在此书序中称“学者必广搜古注,互证得失,务求其是。若夫舍古求是,讵有独是。然学必

  • 画谱

    六卷。不著撰人姓名。书中唐六如(唐伯虎)画谱一卷,五言唐诗画谱一卷,六言唐诗画谱一卷,七言唐诗画谱一卷。木本花谱一卷,扇谱一卷。每卷开头各有小序。按书题六卷,查书内容为七卷,不知何故。此书《四库全书总

  • 辨字通考

    四卷。清王在镐(生卒年不详)撰。在镐字西周,太原(今属山西)人。是编为纠正当时楷书的书写混乱而作。自汉唐以来,帖写迭兴,后人袭之,字学因之以讹;又乡村塾师以及农工商贾,非求简便,即求新奇,参差其画数,

  • 吏部稽勋司则例

    八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年月。但从《吏部铨选则例》纂修过程来看,即知本书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的一部分,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书中所记本应都是文官守制、终养、出继、入籍、更名、复姓等事,但

  • 痎疟论

    一卷 明卢之颐(1598-1664)撰。卢之颐字子由,又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一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通医学,颇有医名,兼通佛学。卢氏自幼得家传,又多得名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

  • 味根轩韵学

    见“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 诗经图史合考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 中庸心悟

    一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也不署名氏,因其附于《学庸参证》后,故知为辉宗所作。首定序次,以“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为第首支,是总冒。“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强哉矫”为第

  • 六书正义

    十二卷。明吴元满(生卒年不详)撰。元满字敬甫,歙县(今属安徽)人,万历中(1573-1619)布衣。专注于字学,著有《六书正义》、《六书总要》、《六书溯原直音》、《谐声指南》等。此书略仿《六书故》,分

  • 经籍异同

    三卷。明陈禹谟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本书杂引《五经》经文以证《四书》异同,又引《四书》证其他书籍异同,以其他书籍互证异同,故而名为《经籍异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