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

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清屈复(1668-?)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年号金粟道人,蒲城(今陕西蒲城)人。乾隆初年,不赴征召,以诗文自娱。为人耿直,不拘俗礼,知识广博而扎实,有《玉溪生诗意》、《弱水集》等。《楚辞新注》是屈复晚年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屈复自幼酷爱《楚辞》,但不满于前人注解。加上他祖上为楚人,对屈原作品与楚国遗风、故物、芳草,充满向往缅怀之情。于是乃注《楚辞》,从乾隆三年(1738)正月开始,至三月注成此书。所参照者仅有王逸、洪兴祖、朱熹、林云铭四家。协韵则依毛奇龄《古今通韵》。本书所注只限屈原、宋玉、景差作品。又认为《天问》错误很多,作《天问校正》一卷。内容顺序为:目序(道光本有崔希骃序,列前),目录,《史记·屈原列传》,凡例十二则,沈亚之《屈原外传》,附《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正文,卷末在《天问》篇后附《天问校正》,末附班固《离骚赞序》,王逸序,洪兴祖序,刘勰《辨骚》。正文卷一为《离骚经》,卷二至卷三为《九歌》《天问》,卷四至卷五为《九章》、《远游》,卷六为《卜居》、《渔父》、《九辩》,卷七至卷八为《招魂》、《大招》。注释体例为:每篇前有解题,正文分段注疏,音义注释写于正文之下,段意写于段后,篇末为全篇大意。特点:一、充分肯定前人研究成果,又以自己新意加以疏解。《凡例》中说明任何研究工作,都不是少数人一朝一夕完成的,前人的可取见解,标姓名列出,不敢掠美,就是错的,也可以开发人的思路。特别肯定了《楚辞》第一部注释著作。因为屈氏认识到“天下事创始难,继者差异”,所以此书采集旧说时将王逸之说列于众家之前。一是表明“筚路蓝缕之功,二是表明“存古”(引文均见《凡例》)。作者并非照录旧说,还提出自己新意。如对《离骚》、《天问》《九歌》在解释上提出新看法,在未看汪瑗、王夫之《楚辞》著作时提出《礼魂》是“前十篇之乱辞也”的说法,认为《七谏》、《九怀》、《九思》诸篇之后皆存乱辞是模仿屈原的作法。所以崔希骃在《后序》中赞屈复:“持论之高,尤多出人意表,实有默契乎千载之上者。”二、从文学整体角度,不拘一章一句释《楚辞》。屈复认识到《离骚》难解之处在于大义,所以他不囿于无关宏旨的词语注释,如“初度”二字,各种解释都顺文气,无损大义,俱不深辨。加之屈氏工诗,对每篇诗作从解题,归纳段意,总括篇旨,加以疏解,颇能揭示屈原作品言外之意。版本有:乾隆三年(1738)原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册。厦门大学藏本,有澹园批跋。同年弱水草堂刻印本,清华大学藏,四册。易居堂刻印本,浙江、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五年(1936)陕西道志馆印《关中丛书》本,浙江图书馆藏。又南京图书馆藏屈来泰(屈复曾孙)抄本《新录楚辞全集》八卷,或录于刻本之后,文字略有出入,当有所据。

猜你喜欢

  • 四书因问

    六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人称泾野先生,明代理学家,陕西高陵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集关学之大成。著有《四书因问》

  • 篑斋杂著

    一卷。明陆垹(生卒年不详)撰。陆垹,字秀卿,嘉善(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著有《陆篑斋集》、《篑斋杂著》等。此书为作者之笔记,分太极存疑、仁字说、忠贤奇秘、

  • 檀弓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著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

  • 圭斋集

    十五卷。《附录》一卷。元欧阳玄(1283-1357)撰。欧阳玄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累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翰林学士承职等职。与修《经世大典》,总裁宋、辽、金史的修撰。凡朝廷高文

  • 三国疆域志补注

    十九卷。清谢钟英撰。谢钟英,江苏武进县人。他继承师训,写补注十五卷,大事表一卷,疆域表二卷,志疑一卷,共十九卷。因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有缺误,而作此《补注》。《三国疆域志补注》第一卷至第八卷为魏疆域

  • 京氏易传

    三卷。西汉京房(前77-前37)撰。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早年受《易》于焦延寿,汉元帝时以言灾异得幸,后为石显等所嫉,出为魏郡太守,卒以谮诛。京房是汉《

  • 易互

    六卷。清杨陆荣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人。此书卷一是卦互,比如乾坤两卦互相反对即是。卷二是爻互,比如小畜、大有、大畜、需、大壮、夬、泰卦之下卦都是三画,阳爻则相互,姤、同人、履、遁、讼、无妄、否卦之上卦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助字辨略

    五卷。清刘淇撰。刘淇字仲武,号南田,一号龙田,又号卫园,别号南泉山人。确山(今河北确山县)人。因父官山东按察使,故徙家济南。汉军镶白旗人。弟汶,举人,与兄同受知世宗,时有“二难”之目。尚著《周易通说》

  • 庭帏杂录

    二卷。明袁衷(生卒年不详)撰。袁衷字秉忠,东莞(属广东省)人。正统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悟州府知府,改平乐府、永州府,所至公正廉明,百姓蒙其惠。袁衷尤长于诗文。著有《庭帏杂录》、《竹庭稿》等。此书是袁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