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榕坛问业

榕坛问业

十八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选庶吉士,散馆补编修,以终养归。崇祯时任右中允。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他对“性”、“情”等多有论述,曾深辨宋儒气质之性之非。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等书。作者自崇祯五年(1632)起家居,讲学于漳浦北山,崇祯七年(1634)夏就芝山之正学堂为讲舍,于崇祯八年(1635)冬召任原官,始罢讲。此书为作者家居时讲学的语录汇编。本书的前十六卷即自崇祯七年五月至崇祯八年冬的讲学语录,第十七卷为作者答复友人的问难之书。第十八卷为答同年蒋德璟所问,为黄道周的弟子所代答,并附蒋德璟原问十八条于后。全书以问答的形式整理而成。每卷分载所编弟子姓名、每卷前又各缀以黄道周的题识。全书的大旨以致知明善为宗,主要宗法于朱熹之学。如他在书中认为,人之性初本无智愚之别,是由积习所造成智愚之分,只要“克己”,把先天本性发挥出来,“便是格物物格”,致知知至。千古圣贤学问只是“致知”。所谓“致知”,只是“知止”。此“止”字,只是至善。他重视“慎独”,认为“慎独”的关键是“时时守中”,即保持中庸。其他关于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随问阐发,不作性命之空谈。由于作者博学贯通,故能有叩必竭,响应不穷。虽然词意间涉深奥,而指归则大体可识。明儒语录多陈因迂腐,为博学之士所轻,黄道周的《榕坛问业》可一雪其弊,故为后世学者所重。有明刊本、清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石经考文提要

    十三卷(嘉庆四年许氏刊本)。清彭元瑞撰。元瑞字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六年开始刊立石经,蒋衡手书,多从唐石经以正监本。总裁官六人,彭氏为其中之一。彭氏命以天

  • 益州名画录

    三卷。又名《成都名画记》。宋黄休复(生卒年不详)撰。黄休复,字归本,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据是书前李略于景德三年(1007年)所撰序,知黄休复通春秋之学,校左氏之《公羊传》、《谷梁传》,鬻丹养亲,卖画

  • 江华县志

    ①九卷,杜渐修,费柏纂。杜渐,字无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举人,曾任江华县知县。费柏,字公秀,大同乡人,嘉靖举人。《江华县志》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共九卷,为分:卷一,天文志,其子目曰星野、气候。卷

  • 巴山七种

    二十二卷。清王侃撰。王侃字迟士,西川温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贡授州判,不就。著作除本书所收外,尚有《治官记异》、《字通》。《巴山七种》目次为《皇朝冠服志》二卷、《治平要术》一卷、《放言》二

  • 长兴县志

    三十二卷。清赵定邦修,周学浚、丁宝书纂。赵定邦,运同衔长兴县知县。《长兴县志》同治十三年(1873)修,光绪元年(1875)刻本,全书共三十二卷,卷一上为凡例、图、旧志源流,卷一下分列目次为建署、沿革

  • 墨子

    十五卷。相传为墨翟(约前490-约前403)所撰。墨翟人称墨子,鲁国人,后为宋国大夫。他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一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一生简朴,酷爱和平,他为了宋国的存亡,先后多次游历于齐、卫、楚

  • 读易杂说

    一卷。清陈世熔撰。陈世熔字大冶,又字雪楼。安徽怀宁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甘肃知县。此书杂说三连、六断、仰盂、覆碗、中虚、中满、上缺、下断。如第一讲奇偶象形,说奇为一,象天为乾。偶为一一,象

  • 平定交南录

    一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谥号文庄,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著有《大学衍义补》。《平定交南录》是新城侯张辅子侄请

  • 五经合纂大成

    三十卷。无纂人名氏。这是一本为乡试、会试而准备的书。清代科举第二场有经学科考试。书中有注、有讲、有疏、有解,有间有案,大抵取《五经大全》、《五经备旨》、《七经精义》等书的内容,择精删冗最后证之于《御纂

  • 明文征

    七十三卷。明何乔远编。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福建晋江人。生卒年待考。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时官累南京工部右侍郎。著有《闽书》。此书以明代诗文分体编次,各体之中又复分类,自洪武迄崇祯初年。自序云:国家之施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