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

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唐杜牧(803-852)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佑之孙。牧大和二年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先后出任校书郎、江西观察史、监察御史、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部员外郎,至中书舍人。牧自幼博览经史,好习兵书。著述宏富。其代表诗作有《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河湟》、《早雁》、《九日齐山登高》、《过华清宫绝句》、《赤壁》、《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秋夕》、《寄扬州韩绰判官》等。牧亦系散文学家。其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所作以政论及人物传记见长。其书法、绘画亦颇有造诣。牧又美姿容,好歌舞。牧殁,裴延翰编次成《樊川文集》。延翰在序中写道:“牧少得恙,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有十二三”。而延翰又据己收杜牧文稿,“比较焚外,十多七八。得诗、赋、传、录、论、辩、碑、志、序、记、书、启、表、制,厘为二十编,合四百五十首。至宋,又编次出《外集》、《别集》。是书内容,卷首有裴延翰序文。卷一为赋三首、诗二十八首,卷二为律诗六十七首,卷三为律诗八十八首,卷四为长韵四首、律诗七十一首,卷五为《罪言》等文五篇,卷六为《燕将录》等文七篇,卷七至卷九为碑志、墓志铭,卷十为序、记及《自撰墓志铭》,卷十一至卷十三为书,卷十四为文,卷十五为表、状,卷十六为状、启,卷十七至卷二十为制。《外集》一卷为诗近一百三十首,《别集》一卷为诗五十九首。然晚出之外集、别集鉴别不精,其中他人诗作杂入其间。此书传世者主要版本有明嘉靖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景苏园杨寿昌据宋本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允吉点校本。

猜你喜欢

  • 皇极经世

    见《皇极经世书》。

  • 重庆府志

    ①八十六卷,明张文耀修,邹廷彦纂。邹廷彦,巴人。重庆府明以前无志,明成化年间江朝宗始创修之。邹廷彦以其记述挂一漏万,且伪谬甚多,乃集群众之力,广搜博采,历二月而纂成兹编。《重庆府志》明万历三十四年(1

  • 窥豹集

    二卷。清蒋超伯撰。蒋超伯生平事迹已著录。此书为考订经史著作。书中多引惠栋《九经古义》、朱氏《经传考证》、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书,亦有引书不著其名,似出己手之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 醒园录

    二卷。清李化楠(生卒年不详)撰。本书内容乃记古代饮食,烹调技术等。版本有清乾隆、道光、光绪间《函海》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本,1984年6月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

  • 四书读

    不分卷。清李嵩仑撰。是书首有嵩仑序。称“就白文读之,兼读《集注章句》,简滥繁以求实义”,又称“程朱读四书,或总论,或分段,注中略具,其中又有虚实之分。依此意以读白文,私为圈点、角记、分段、勾画以读之,

  • 诗传题辞故

    四卷。清张漪(生卒年不详)撰。漪字绿村,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人,诸生。是书无序例,单就诗传题辞做解。书首列总题,次列分题,又次列篇题。篇题之下,首列小序、朱传,间引《论语》、《荀子》,及司马迁、韩婴

  • 佳山堂集

    十卷。清冯溥(1609-1691)撰。冯溥,字孔博,号易斋。益都(山东寿光)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毅。冯溥喜交朋结友,好宴请文士,常欢聚万柳堂别墅,宴饮赋诗,切磋词句。其

  • 春秋潜潭巴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中的一种,又名《春秋纬潜潭巴》。言灾异及天人相感之道。其中记日蚀于六十甲子日每天出现所主何事,均详加记载,极为琐细。又认为君臣合德,道度协中,天

  • 尚友录

    二十二卷。明廖用贤(生卒年不详)撰。廖用贤字宾于。此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其书体例,略同于《万姓统谱》。搜录古人事实,以韵为纲,以姓为目。其事记载,详略不尽合适,亦无所考证。

  • 郫县志

    ①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朱鼎臣修,盛大器等纂。朱鼎臣,桂林人,曾任郫县知县。郫县志创修于乾隆十六年(1751)县令李馨,兹编为续乾隆志而作。《郫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