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详见《五代两宋监本考》条),初入罗振玉东文学社,得罗赏识和长期资助。曾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早年赴上海时务报馆掌书记事。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任教于湖北农业学堂和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著有《静安文集》。三十三年(1907年)任学部所属图书局编译各词馆协修,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后曾任学部总务行走,旋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随罗赴日,以遗老自居,1916年返回上海,在英人哈同所办的仓圣明智大学任教,主编《学术丛编》。从1913年起,从事中国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汉晋简牍、历代石经及敦煌所出唐写本,并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亦有较深的影响。1925年,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水自尽。生平著作计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的有四十二种。某些考证文章增汇编为《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系据甲骨文卜辞考证王亥、王恒等先王诸事,引据考证详实。在此之前,有罗振玉撰写了《殷墟书契考释》,始于龟甲兽骨卜辞中发现“王亥”的名字,后来王国维读《山海经》及《竹书纪年》,才知王亥乃为殷商的先王,与《世本·作篇》中的“胲”、《帝系篇》的“胲”、《楚辞·天问》中的“胲”、《吕览》中的王水,《史记·殷本记》中的“振”,都是一个人,此后继王亥外又得“王恒”一人,乃是《天问》所说的“恒秉季德”的哪个王恒,而甲骨文中的“季”则是《天问》中的冥。至此,对先公事得到证实。另外又考证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的情况,并以卜辞甲骨文字中,证实殷商时人们对于已立为王或未立为王的、在祭祀时共同看待的史实,考证渊博翔实。至此文出,乃开创研究甲骨、卜辞之学术,在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西学者公认的一大盛事。此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滇行日记

    二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诸城(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游桃源山记》、《白云村文集》、《滇南集

  • 台州外书

    二十卷。清戚学标纂。戚学标,太平(今安徽)县人。此志嘉庆四年(1799)刻《戚鹤泉所著书》(1799)本。分订四册,第一册舆地记,为人物补传一至四。第二册艺文志一二,为武备略、兵患纪。第三册客官录,先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炊闻词

    二卷。清王士禄(1626——1637)撰。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二起二落。著有《读史蒙拾》。《炊闻词》原名《炊闻危语》,前有士禄自序,

  • 周易观象

    四册。清蒋绍宗撰。绍宗字湜庐,吉林长白县人,嘉庆举人,官至湖南石门、沪溪、浏阳等县知县。此书系其官湘潭时所著,不分卷数。书前有河图、洛书、小横图、大横图、先天图、圆方之图、后天图。分上下经、上下系、说

  • 亳州志

    ①四卷。明李先芳等纂修。李先芳,字符卿,山东濮州人,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嘉靖末年奉命为亳州同知。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十八年,知县贺恩聪创修之,然荒秽苟简,全志仅数页。至弘治十七年,指挥石玺,复委贡士王浩

  • 乐清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徐化民修,林允楫、鲍易纂。徐化民,康熙年间乐清县知县。此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全书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图、凡例。卷一星野、疆域、山川。卷二建置、沿革、城池、公所、学校、祠祀、风

  • 海丰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胡公著修,张克家纂。胡公著字又申,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举人出身,康熙七年(1668)任海丰县知县。张克家,邑人。海丰,隋为无棣县,明洪武中改为海丰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

  • 王孙子

    一卷。周王孙氏撰,清马国翰辑。王孙氏佚其名。马国翰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叙,知为战国时人,无他证也。《汉书·艺文志》儒家《王孙子》一篇。《注》云:“一曰《巧心》,《巧心》盖其书之别名。《

  • 终太山人集

    十卷。明艾穆撰。艾穆为明诗文作家,字和甫,一字熙亭。平江(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授阜城教谕,入为国子助教,升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因弹劾张居正父死夺情被杖,谪戍凉州。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