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汝帖

汝帖

十二卷。宋王寀(生卒年不详)辑。王案,字辅道,敷阳(今江西德安)人。此帖成于宋大观三年(1110),卷前有《目录》一卷,卷后有作者自跋。其正文共十二卷,第一卷收夏、商、周三代金石文字;第二卷为秦、汉以及三国时期书家墨迹;第三卷为晋南朝帝王书;第四卷为魏晋人书;第五卷为晋朝书家存迹;第六卷为二王书;第七卷为南朝人书;第八卷为晋、胡、北朝人书;第九卷为唐三朝皇帝、后妃书;第十卷为唐代前期之欧、虞、褚、薛等人书;第十一卷为唐代中后期之李、颜韩、贺等人书;第十二卷为唐代的韩愈及五代十国人书。该帖收集古帖及碑字甚为丰富,但其中编辑错乱;文义皆不相关联,况且,宋代书帖法迹,后世见者日少,此帖却完好,故有人怀疑该帖为伪迹。但是,该帖除编辑上的谬陋外,上乘佳书也不少,摹刻又别具古致,其遒劲、淳厚更非后人所能及,故清代大书家王文治认为古今法帖中以粗漫传神的,当推《汝帖》。此评独具慧见,甚为精当。清顺治年间,有巡道范承祖,在原帖基础上,增刻说、记、诗、跋等,称十三、十四两卷,可惜不被后人承认,多不予拓取,故已失传,《汝帖》之原石亦日渐浸蚀失传。有宋石本。

猜你喜欢

  • 和硕怡贤亲王行状

    满汉文各一卷。清张廷玉(详见《明史》)撰。和硕怡贤亲王名允祥,为清圣祖第十三子。因助清世宗胤禛夺取皇位,被封为怡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总理户部。三年(1725年),命理京畿水利。四年(1726年

  • 枢垣题名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未写明编撰年月。但从内容来看,本书似撰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后。全书的断限是:自光绪二年至二十一年十月,备列了这一时期所有军机大臣及军机章京的题名。卷首录有光绪十年三月礼

  • 师郑堂经说

    三卷。孙雄撰。孙雄有《读经救国论》六卷,详见《读经救国论》条。《师郑堂经说》篇首录俞樾手札,次为自叙。孙雄少时即治经学,持书诵习于清代经学家俞曲园(樾)、黄元同(以周)的门下。此书编辑的都是年轻时所作

  • 榆次县志

    ①十卷。张鹤腾修,褚袂纂。张鹤腾字元汉,河南颖川卫人。出身进士,始令潞城知县后调榆次。《榆次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全书十卷,十类,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

  • 翠微山房自订年谱

    一卷。清曹锡龄(详见《汾阳曹氏志传合刻》)自述。此谱作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谱主六十八岁,止于十七年(1812年)。谱主曾学于朱筠、纪昀、钱大昕等著名学者,而与翁方纲、邵晋涵、洪亮吉等人为友。

  • 裁纂类函

    一百六十卷。无著撰人姓名。书前有虞集序。序中称书为相台庐陵周宏道先生所著。所谓周宏道先生亦无所考。根据序文的意思推断,周宏道可能是指周必大。周必大《平园集》外还著述八十余种书未传于世。一些奸黠的书贾,

  • 文章正论

    十五卷。《续论》五卷。明刘祐编。刘祐,莱州(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大同巡抚。是书录起自《左传》迄于元末之历代古文。以足垂法戒者为正论,以词胜而理未足者为绪论。自序

  • 菉斐轩词林要韵

    一卷。又称《词林韵释》。此书原不著录撰人姓氏。《丛书集成》收入此书,题为“宋菉斐轩刊本”。清厉鹗以后,俱认为是宋人作品,经赵荫棠考证,方确定此书是明人所撰,产生于《琼林雅韵》之后,《千顷堂书目》谓此书

  • 明堂考

    三卷。清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撰。孙冯翼,字凤埔,奉天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人。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以二品恩荫,援例为候选道。是书末题“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知

  • 诗经精华

    十卷。清薛嘉颖撰。嘉颖字悟村,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是书除宗朱熹《诗集传》外,则尊乾隆所修《诗义折中》。朱氏《诗集传》论诗,一篇之主旨,多在每诗前数句下,此书则列于篇末《集传》之下。之后列有音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