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汲古丛语

汲古丛语

一卷。明陆树声(1509-1605)撰。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又号适园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初冒林姓,及贵乃复陆姓,家世业农。陆树声小力田,暇即读书,举嘉靖二十年(1541)会试第一。历任太常寺卿,掌南京祭酒事。严敕学规,著条教以励诸生,累官至礼部尚书。树声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难进易退。通籍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纪。后因与严嵩不合,罢归家居,年九十七而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陆树声平生著述丰富,主要有《平泉题跋》、《茶寮记》、《汲古丛语》、《病榻寤言》、《耄余杂识》、《长水日钞》、《陆学士杂著》、《陆文定公书》等。此书是陆树声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南京祭酒期间,因身体染疾,养病期间仍手不释卷,有所得辄札记之,以备遗忘,积而成书,名之曰《汲古丛语》,此书一卷,不分类,约七千二百余字,篇幅较短。书中杂论阴阳五行,通过剖析自然现象而引发人生哲理、处世哲学。许多字句正代表他的性格与处世哲学。如“天地四时之运,极则反,亢则承。故暑之极也,不生暑而寒承之;寒之极也,不生寒而暑承之。盈虚消息,天地四时且不能违也,而况于人事乎?鹭欲啄则偃丝,鹰欲捕则弭角,藏杀机也。然丝与角者其廉隅也,中有欲则廉隅不张,故曰廉生威。蚁贯行而不失叙,鹊能决起而不恋群。君子进则蚁行,退则鹊起,进以礼,礼主逊,退以义,义主断。君子难进而易退也。”这些真可谓是陆树声个性的真实反映。其他如“锋藏则全,致用则乖,故居者易持,行者难工。然不有游刃于世,故善刀而藏之者乎”等,则大概是他通籍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纪的原因所在了。作者论阴阳五行之理,多以《周易》为言,然皆参以术数之说,与老、庄之旨,已非《易》之精义也。此书收入《陆学士杂著》中,另有《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广秘笈》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影印单行本。

猜你喜欢

  • 史见

    二卷,清陈遇夫撰。遇夫字交甫,广东新宁人。《史见》一书为作者杂论史事之作,遇夫谓:“史而失实,则无以垂法戒而大义不明于天下。”书中作者议论颇见史识,也较为公允,明白纯正,不为危言酷论。但其中也有书生师

  •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

    十二卷。清金瓯撰。金瓯字完城,一字宁武,浙江秀水人。此书系专为科举而作,书名中“正业”一语即指举业,因此,作者将《春秋》经文中不宜用来命题的文字尽行删去,所以又称为“删本”;至于“传”这部分,其内容则

  • 近道斋集

    十卷。清陈万策(1667-1734)撰。陈万策,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后迁居晋江,字对初(一字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万策精研算术,久与李光地、梅文鼎交游,多得他们指

  • 寿亲养老书

    见《养老奉亲书》。

  • 丹台玉案

    六卷。明孙文胤(生卒年不详)撰。孙文胤,字对薇,又字薇甫,号在公,自称尊生主人,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约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有作者自序,叙述自己因病学医,游韬光而幸遇仙师,得异授。作者认为

  • 州县提纲

    四卷。宋陈襄(1016-1080)撰。陈襄,字述古,号古灵。福州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调浦城主簿。历知常州、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有《古灵

  • 潜室札记

    二卷。清刁包(1603~1669)撰。刁包字蒙吉,号六用居士,祁州(今河北无极)人。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再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以著述讲学为事。清兵入关,隐居不出,于城隅建斋曰“潜室”,闭户读书

  • 冰斋文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

  • 薛子庸语

    十二卷。明薛应旂(见《薛方山纪述》)撰。此书为他讲学之语,分为二十四篇,各以首二字为名,而每条皆冠以薛子曰。由门人向程作音释。书中主要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如认为心即道,人心本与天通。圣之所以为圣者,在

  • 居竹轩诗集

    四卷。元成廷珪撰。廷珪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生卒年不详。杨州(今属江苏)人。好学不求仕进,唯以吟咏自娱。植竹庭院间,颇有山林意趣。因名其所为居竹轩。此集为其友人刘钦搜辑遗稿所刊。刘钦称廷珪五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