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搜玉
四卷。明袁(生卒年不详)撰。袁,字玉田,怀远(今属安徽)人,官泰安州知州。泰山古称“东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历代碑铭、石刻,文人题咏众多,为世所瞩目。是编四卷。乃袁为泰安知州,拾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后泰山碑铭诗文之汇集而成。所收皆精言美句,亦足观赏。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四卷。明袁(生卒年不详)撰。袁,字玉田,怀远(今属安徽)人,官泰安州知州。泰山古称“东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历代碑铭、石刻,文人题咏众多,为世所瞩目。是编四卷。乃袁为泰安知州,拾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后泰山碑铭诗文之汇集而成。所收皆精言美句,亦足观赏。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六卷。清梁九章辑。梁九章字云裳,官四川知州。此帖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成。所收从唐至清乾隆、嘉靖年间共二十二家。首列怀素《千字文》,书软弱无力,仍是学祝枝山书者伪造。李邕书札八行,也属伪书。米芾
二十六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号潜在。江苏常熟人。明诸生,家富而好施,不出官仕,布衣自处。著有《毛诗陆疏广要》等。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
十卷。南朝梁殷芸(471-529)撰。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性洒脱倜傥,励精勤学,博洽多闻。齐武帝永明年间,为宜都王行参军。入梁,为临江王记室,历任散骑侍郎、尚书左丞、中书舍人、国子
四卷。宋代晁迥(生卒年不详)撰。参见《法藏碎金录》辞条。《迦谈》即《法藏碎金录》也。因《法藏碎金录》明代久无传本,嘉靖二十四年(1545),晁迥裔孙瑮以翰林院检讨兼管诰敕,得此编于内府而刻刊,并改名为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
二卷。又名《太谷程帖》。清傅山(1605-1690)书,程士元辑。傅山,字青竹、青主,又字侨山,别署公之它,亦称石道人,号啬庐;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晚称老蘖禅;山西阳曲人,一作太原人。傅山自幼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共四十六出,卷首有丁耀亢作《赤松游始末》一文,详细纪叙其事件始末。写王子房负大志,慕张良之为人,死于流寇之难。是为纪念其友王子房而作。有清顺治间刊本。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极不便于经籍流传,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
七十卷。《外编》四卷。清庄仲方(1780-1857)选编。庄仲方字芝阶,秀水(浙江嘉兴市)人。嘉庆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映雪楼文稿》、《碧血录》。编有《南宋文范》、《金文雅》等。此集为宋代诗文总集。
四卷。清怀应聘(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怀应聘字莘皋,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本集是怀应聘自编,皆散体古文,而八股文选本之序最多。有清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