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泾野子内篇

泾野子内篇

二十七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高陵(今属陕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名。授翰林编修。因忤宦官刘瑾,以病告归,瑾败,起为原官。嘉靖三年(1524),以议礼得罪,下诏狱,降为解州判官。后历任南京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师事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传。其学以穷理实践,躬行礼教为本,集关学的大成。著有《周子钞释》、《张子钞释》、《二程子钞释》、《朱子钞释》、《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小学释》、《泾野诗文集》等书。此书为作者的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包括《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卷,《解梁书院语》一卷,《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二卷,《大常南所语》、《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礼部北所语》一卷。多以吕楠与诸生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来,所论一以程朱为归,斥王守仁“良知”学之非。如他在书中认为,所谓“知”,即从闻见之知,以通德性之知,但事事不放过而已。穷理,不可能事事物物皆要尽穷,故谓只一坐立之间,便可以格物。所谓“求放心”,或放心于贷利,或放心于饮食,或放心于衣服,或放心于宫室,或放心于势位,其放心各有不同,如果人各随其放处收敛之,便是为仁。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楠思想学术的精华,是研究吕楠学术观点的重要文献。有嘉庆三年(1524)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名臣碑传琬琰集

    一百零七卷。南宋杜大珪编。杜大珪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光宗时乡贡进士,生卒年不详。本书成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是从诸家别集及实录、国史中辑录出二百二十一中大臣的传纪资料,上起太祖建隆、乾德,下迄

  • 高唐州志

    ①七卷。明金江纂修。金江字孔殷,浙江义乌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高唐州知州。高唐州志创自天顺四年学正卢瑞,再修于嘉靖元年州守王大化,此志为三修。金江宰高唐州,求而览卢志、王志,芜且梓漫漶不存。遂

  • 苏米谭史

    一卷,苏米谭史广六卷。明郭化撰。郭化字肩吾,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仕履不详。上述二部书主要杂采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苏轼和著名书画家米芾两人之遗闻轶事中可资谈论的内容,各为一卷,后又增苏轼事为四卷,米

  • 乔氏载记

    三卷。清乔松年(生卒年不详)撰。该书仿傅山《传史》体例,只著录而不为谱。自周迄明,共得二百余人,后附神仙妇人及《蓬峄真逸诗刻》。搜集广博,但仍不免有遗漏,待补者很多。卷首有松年自序。现有同治十一年(1

  • 读左一得

    四卷。清邱命三撰。命三,上杭(今福建上杭)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其中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如经义、文字训诂、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有所论列。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精刊本

  • 今乐府

    二卷。明吴炎(1623-1663)、潘柽章(1626-1663)撰。吴炎,字赤溟,又号如晦;柽章,字力田,皆为江苏吴江人。吴炎在明灭亡后不忘故国,不仕于清,专治史学;柽章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该

  • 毛诗注疏钞

    不分卷。不著撰者姓氏。是书搜集《诗传》、《诗序》、朱熹《集传》三家之说,略附已意绎释诗旨。每页分上下两格。下格为经文注疏,首列《诗传》、《诗序》,次录经文,以《集传》疏解各章之诗柄音切,分别夹注于经文

  • 经稗

    六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此书杂采前人说经之文,包括《易》、《书》、《诗》、《春秋》、《三礼》、《四书》。因多摭诸说部之中

  • 洹词别本

    十七卷。附录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著有《文苑春秋》、《晦庵文钞续集

  • 笑林

    一卷。三国魏邯郸淳撰。邯郸淳又名邯郸竺,字子叔(一作子礼),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文学家。邯郸淳建安年间即负才名,曾受到曹操赏识。工于文、赋、小说等,代表作《孝女曹娥碑》得到大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