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泾野子内篇

泾野子内篇

二十七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高陵(今属陕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名。授翰林编修。因忤宦官刘瑾,以病告归,瑾败,起为原官。嘉靖三年(1524),以议礼得罪,下诏狱,降为解州判官。后历任南京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师事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传。其学以穷理实践,躬行礼教为本,集关学的大成。著有《周子钞释》、《张子钞释》、《二程子钞释》、《朱子钞释》、《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小学释》、《泾野诗文集》等书。此书为作者的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包括《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卷,《解梁书院语》一卷,《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二卷,《大常南所语》、《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礼部北所语》一卷。多以吕楠与诸生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来,所论一以程朱为归,斥王守仁“良知”学之非。如他在书中认为,所谓“知”,即从闻见之知,以通德性之知,但事事不放过而已。穷理,不可能事事物物皆要尽穷,故谓只一坐立之间,便可以格物。所谓“求放心”,或放心于贷利,或放心于饮食,或放心于衣服,或放心于宫室,或放心于势位,其放心各有不同,如果人各随其放处收敛之,便是为仁。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楠思想学术的精华,是研究吕楠学术观点的重要文献。有嘉庆三年(1524)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寿亲养老书

    见《养老奉亲书》。

  • 金华府志

    三十卷。清张荩修,沈麟趾纂。张荩字敬庵,三韩人,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府知府。金华自宋、元时有志,后均未流传于世。明成化时,始定府名,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金华

  • 思恩太守年谱

    一卷。清敦崇自述。敦崇字礼臣,别号铁狮道人,满洲镶黄旗人,由兵部笔帖式官至广东思恩府知府。该谱自咸丰五年(1855)述至宣统三年(1911)。谱中记本支世系、历代勋绩甚详。系年之下,兼及时事,如文宗出

  • 辽阳县志

    四十卷。清裴焕星等修,白永贞纂。裴焕星,光绪三十四年(1908)拔贡,民国十四年(1925)裴焕星任辽阳县县长。白永贞(1867-?),字佩珩,隶满洲镶白旗,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候补

  • 去伐论

    一卷。汉王粲(177-217)撰。清马国翰辑。王粲字仲宣,高平人。博物多识,间无不知。蔡邕奇其才略。避乱荆州依刘表,后仕魏,累官侍中。《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皆列为儒家。梁有《去伐论集》三卷

  • 禅真逸史

    八卷四十回。明方汝浩编著。方汝浩,号清溪道人,生卒年不详。其乡贯说法不一,孙楷第谓为洛阳人,戴不凡疑其为浙江人,谭正璧以洛阳为其原籍,杭州为居所,也成一说。方汝浩其它生平事迹无考。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

  • 选青阁藏器目

    不分卷。清王锡綮藏。王锡綮(1833-1870),字戟门,山东诸城人。年十七入邑庠。官至刑部郎中。书中所辑王氏藏器,计钟二件、鼎十二件、彝七件、敦六件、卣七件、爵八件、尊二件、斝一件、角一件、觚三件、

  • 净名玄论

    八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净名玄论》一书,亦有称《维摩略疏》或《校维摩义疏》。作于隋炀帝为晋王时,居慧日道场时所作。其初三卷释名题,中三卷释宗旨,最后二卷释会处。在释名

  • 宝丰县志

    二十四卷,清陆蓉修,武亿纂。陆蓉,字镜塘,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知县。武亿详见《偃师县志》。宝丰县志,自乾隆八年(1743)重修后,四十余年未修。陆蓉上任十年,时以修志为念

  • 论语经正录

    二十卷。清王肇晋与其子王用诰同撰。肇晋深泽(今河北深泽)人。曾谓国家以经义取士,首试四书,天下士由朱子之学上窥邹鲁,沿袭既久,逐末忘本。肇晋欲纂集一编,以救时弊。晚年带病著作,未及详加搜讨。后其子用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