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济生拔粹方

济生拔粹方

十九卷。元杜思敬(生卒年不详)辑。杜思敬,自号宝善老人,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人。此书辑录了金、元医书十九种。卷一《针经集要》,卷二《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卷三《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经摘英》(又名《针灸摘英集》),卷四《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卷五《洁古老人珍珠囊》,卷六《医学发明》,卷七《脾胃论》,卷八《洁古家珍》,卷九《此事难知》,卷十《医垒元戎》,卷十一《阴证略例》,卷十二、卷十三《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卷十四《海藏癍论萃英》,卷十五《保婴集》,卷十六《兰室秘藏》,卷十七《活法机要》,卷十八《卫生宝鉴》,卷十九《杂类名方》。这是我国较早的医学丛书之一,又名《济生拔粹》。辑者自序认为:“张元素医中之王道,子璧承其事,李杲、王好古宗其道,罗天益绍其术。故所取者大多皆出于诸家,择其切用者节而录之。”书中包括金元时期医学理论、诊断证治、方药汇集等,内容广泛。其中大部分著作有单刊本。可作为研究金元医学参考文献。有元至大元年(1308)初刊本,1938年涵芬楼影印元延祐二年(1315)刻本。

猜你喜欢

  • 石泉县志

    十卷,清赵德林修,张沆纂。赵德林字小山,华阴人,拔贡,曾任石泉县知县。张沉字槎仙,成都人,举人,石泉县训导。石泉县志,创修于康熙年间县令田邰茁,然仅十四页。县令林逢春续之,仍未成书。乾隆二十三年(17

  • 南台备要

    本名《南台备记》,《永乐大典》辑录时作《南台备要》。元代政书。元刘孟琛等编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记载世祖至元年间至顺帝至正年间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的有关典章制度,叙述了一些社会经济和农民起义

  • 南润先生易篑记

    一卷。清李文藻(1730-1778)自述。文藻字素伯,晚号南润,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广东广西等地知县,卒于官。临没前,口授此记,使其甥蒋器笔录。记中除作病中痛苦

  • 圃珖岩馆诗钞

    四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序称,蒋氏于同治七年(1868)赴广东,不幸染疾。是集即为蒋氏在其养身治病之闲暇所作。因其寝榻寓处为圃珖岩馆,故名之。蒋氏认为“诗律贵细”,并以此贯

  • 瘗鹤铭辨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详见《昭陵六骏赞辨》条。康熙六年(1667),张弨曾至镇江焦山下,仰卧以手拓石,共得六十九字。较诸本独多,比宋黄长睿、董招所载,多得八字。其考辨亦较顾元庆所书为详。传本入“四库存

  • 魏三字石经尚书残石

    一册(玉简斋影印本)。罗振玉影印。首册印原石,次取剪装本依原石字体尺寸影印。末有宣统丁巳闰月罗氏跋。石刻为魏正始中所刻石经《尚书·君奭》残字,每字以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先为古文,次为篆、隶。合计三体

  • 赏雨茅屋外集

    二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两淮监运使。曾燠工诗文,诗精转华妙,文仿六朝初唐。著有《赏雨茅屋诗集》、《赏雨茅屋外集》,即《骈体文》、《国朝

  • 蚕桑要言

    一卷。清吕子香(生卒年不详)撰。吕子香,浙江新昌县人,曾任过天台县训导。《蚕桑要言》讲了与蚕事有关的各项事宜共三十九条,旨在鼓励、指导人们从事养蚕生产。书中所述客观、实际,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蚕桑要言

  • 永安州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炘纂修。李炘,顺天(今北京)人,嘉庆十七年(1812)任永安知州。旧志修于康熙间知州丁亮工,此编为嘉庆间知州李炘踵前志之后纂修。志成于嘉庆十八年(1813)。《永安州志》嘉庆十八年

  • 唐诗叩弹集

    十二卷。《续集》三卷。清杜诏(1666-1736)、杜庭珠合撰。杜诏字紫纶,号云川,学者称他“丰楼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华。曾亲承顾贞观、严绳孙指授。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杜诏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