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渊鉴类函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晚年以老病乞休。赐宴畅春园,并御书“笃素堂”匾额赠之。卒谥文端。并著有《笃素堂文集》、《存诚堂诗集》等。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扬州府推官总督郎廷佐等荐其“品端才敏,奉职最勤”,内升礼部主事,任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善古文,兼工诗词。其于经风节,多被诗名所掩。著述丰富。有《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皇华纪闻》、《渔洋文略》、《载书图诗》、《唐贤三味集》、《五代诗话》等。《渊鉴类函》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编辑成书。名曰《渊鉴类函》,“渊鉴”为宫中书斋名。古之类书自《皇览》以下,多以佚失。所存如唐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为最古。明俞安期将此类书删去重复,合并为一。名曰《唐类函》,函六朝以前之典籍。共二百卷,四十三部。各部列《艺文类聚》于前,次列《初学记》、《北堂书钞》、《白氏六帖》。其中岁时部又兼取唐韩鄂《岁华纪丽》的内容。有关政典的,又采摘唐杜佑《通典》中的材料。《唐类函》内容较为丰富。但康熙帝以其所收诗文故事仅限于唐以前,所以命张英总领其事,取《太平御览》、《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十几种类书及总集、子史稗编等明以前的文章故事。依据《唐类函》的体例,增其所无,详其所略,汇编而成《渊鉴类函》。全书共四百五十卷。总目四卷。分四十五部,为天、岁时、地、帝王、后妃、储宫、帝戚、设官、封爵、政术、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人、释教、道教、灵异、方术、巧艺、京邑、州郡、居处、产业、火、珍宝、布帛、仪饰、服饰、器物、舟、车、食物、五谷、药、菜蔬、果、花、草、木、鸟、兽、鳞介、虫豸。较《唐类函》,分“药菜部”为“药”和“菜蔬”二部,新立“花”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有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此书纲目清楚,便于阅览。凡《唐类函》原有引征的内容,皆标“原”字,本书增补的标“增”字,加以区别。每类的内容又分五项:第一为释名、总论、沿革。引录以《释名》、《说文》、《尔雅》等书的训诂,列在最前,经、史、子、集列后。第二为典故。按朝代先后的顺序排列。第三是对偶,对偶重在工致,不拘引文的朝代。第四是摘句。以构句精炼,辞藻华美为主,或取诗赋,或摘序记。第五是诗文。分体裁汇集。资料的采辑丰富精审,各项引文皆注明出处。《四库全书总目》称曰:“务使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一一灿然。”《渊鉴类函》的卷数虽然还不到《太平御览》的一半。其篇幅却比《太平御览》多一倍。内容非常充实,可供采摭词藻、查阅典故之用。《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自有类书以来,如百川之归巨海,九金之萃鸿钧矣。与《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皆亘古所无之巨制。不数宋之四大书也。”有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内府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武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四库全书》本、清同治光绪年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重刻古香斋本、清光绪九年(1887)上海点石斋影印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同文书局影印本、1916年上海同文图书馆影印本、1932年上海扫叶山房影印同文本。

猜你喜欢

  • 禹贡方域考

    一卷。清汤奕瑞撰。其生卒年不详。奕瑞号玉峰,南丰(今属江西省)人。清代学者。雍正间官福建盐场大使。《禹贡方域考》于《禹贡》经文之后,缀以疏语,专释其方域界址。后附《江河入海记》、《河源记》诸篇。其书前

  • 图书质疑

    无卷数。明薛侃(?-1545)撰。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吴俊率子侄从学王守仁于赣州。自是王氏之学传于岭南。世宗时,官行人,以议建皇储罢归。筑室中离山,自号中离,以

  • 念八翻传奇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生平详见《空青石传奇》条。此剧二卷,内容叙写书生虞柯寄寓开封尼庵邻家,托尼姑向祝翰林孤女凤车借《汉书》,其书乃凤车手批之本。虞生看过对其产生爱慕之心,还书时将己作《玉壶乐府》附上,

  • 听春楼诗稿

    六卷。清许韵兰撰。许韵兰,生卒年不详,字香卿,浙江海昌人,明经许其卓之女,贵州铜江徐楘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七年(1827)红蔗山房刊本。书前有施鸾坡及其夫徐楘所作序言,及作者的自序,还有其夫徐楘

  • 沂水县志

    ①六卷。清黄胪登纂修。黄胪登,福建尤溪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沂水县知县。沂水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二年知县李如楫,再修于此。黄胪登莅任后,正值朝廷敕全国普修郡邑方志,胪登乃集邑中绅士取旧

  • 万远堂易蔡

    无卷数。明蔡鼎撰。鼎字无能,福建闽(今福州)人,诸生,曾佐孙高阳军幕,晚年注《易》,名曰《易蔡》。此书以上经为上篇,下经为下篇;又以上系为上篇,下系为下篇,次则说卦、序杂两篇,皆无注释。其于易卦上必颜

  • 温江县志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徐文贲等纂修。徐文贲,字十樵,邑人,拔贡。考温江县志,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王瑚曾纂修,五十八年(1719)鲁应才再修,乾隆十六年(1751)县令冯中存重加补纂,然为书仅四

  • 潞城县志

    ①八卷。清张士浩修,申伯纂。张士浩字配天,泾阳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潞城知县。张士浩掌潞邑时,为政廉惠,尝核减草豆,募垦荒田,且全邑之城池、庙学、桥梁,悉出俸缮葺创修,虽数千金不惜,堪称名宦。

  • 大观堂文集

    三卷。余缙撰。余缙,清代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字仲绅,号浣公。顺治壬辰(1652)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有《大观堂文集》。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共四十三篇,另附外官告病诸疏,是其未上之稿。

  • 元诗选癸集

    十卷。清顾嗣立(1669-1722)选辑,门人席守朴订补,席世臣辑刊。席世臣,生卒年不详,为顾氏门人席守朴之子,约嘉庆时人,籍隶江苏。其他无闻。顾嗣立曾在清康熙年间编成元代诗歌总集《元诗选》。其集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