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漱玉词

漱玉词

一卷。宋李清照(1084-1155?)撰。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格非之女,湖州守赵明诚之妻。清照承家教,工诗文,尤以词擅名。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郡斋读书志》、《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等有文记载。她的作品以词成就最大,为婉约派代表。强调词要协律,崇尚典雅有情致,提出词乃“别是一家”,反对以作诗之法入词。清陈世焜在《云韵集》中说:“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此书为三十一调、四十三首,断句二;另附录十七首(其中存疑者九首,辨伪者八首)。此书内容:歌咏自然,表现理想生活的,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抒写离情别绪的,有〔一剪梅〕(红藉香残玉簟秋)等;抒写国家兴亡之感的,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等。她的词善于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抒情和景物描写,渲染烘托,塑造了一位孤苦无依,形神憔悴,心境凄凉的妇女形象。又善于开拓动人的艺术境界,如〔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通过场景的转换,写离别之前的心情和别后的设想,回环曲折,多彩多姿。“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门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情与景会,越显得一往情深,而境界愈出。语言婉丽清新,明白如话。是书传世者有四印斋本,1931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的《校辑宋金元人词》本,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唐圭璋辑录的《全宋词》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李清照集》本,196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学初完成的《李清照集校注》本。唐圭璋《全宋词》用赵万里辑录的《漱玉词》,并有增补;得词四十七首,断句十则;另有存目词二十六首,断句一则。

猜你喜欢

  • 浮溪集

    三十六卷。宋汪藻(1079-1154)撰。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历迁著作佐郎。钦宗时,召为屯田员外郎。高宗即位,召试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

  • 追昔游集

    三卷。唐李绅(约772-846)撰。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有诗名。曾以《古风》诗求知于吕温,吕温大加称赞。元和元年(806)举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三年(808)授校书郎。长庆

  • 春秋三传谳

    二十二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知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一反汉晋以来尊经重传之传统,提倡弃传求经,直于经寻求《春秋》大义,此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经学。叶氏亦受其影响,故此书摘抉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

  • 二梅公年谱

    二卷。为宋梅询和梅尧臣的年谱。其中《梅询年谱》(又作《梅昌言年谱》)一卷,宋淳熙中陈天麟撰;《梅尧臣年谱》(又作《梅宛陵先生年谱》)一卷,元正元中张师曾撰。陈、张二人均籍贯宣城(今属安徽),与梅氏同乡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春秋左传释人

    十二卷。清范照藜撰。照藜字乙青,号井亭,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乾隆丙午(1786)举人,官直隶五河县知县。《左传》中人名很繁杂,有一人数名,给读者造成很多困难。范照藜此书对《左传》中王侯君公以及卿大夫

  • 史谈补

    五卷 明杨一奇撰,陈简增补。据《交成县志》,杨一奇为崇儒坊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4)进士,官河南嵩县知县,升陕西鄜州知州。著有《读诗纪见》、《自笑缘》等。陈简事迹未详。所知者是陈简增补的部分

  • 草书礼部韵宝

    六卷。宋高宗撰。是书依《礼部韵略》次第,正文作草书,注文正书,真草书凡二万二千一百九十六字。上平声三十六“桓”改作“欢”,为避讳耳,与宋刊《韵略》同。是书刊本有二:一宋刻本,系陈汶赵与懃监刊于墨妙亭者

  • 转注考

    《比雅》亦名《转注考》,详见《比雅》。

  • 潜庄文钞

    六卷。清卜起元(1814-?)撰。卜起元,江苏武进人,布衣。文钞卷一有论周易、屯田、史论各篇;卷二至卷六,书简居其七、八,其中三篇呈林则徐,余若干或致郡守、或致县令,意在自荐入仕,其才堪用、其志可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