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鉴堂石刻
四卷。清张井得文与可、苏东坡所画竹,属钱泳为其摹刻题咏于石。张井字芥航,道光时为何道总督。此竹为万廉山旧藏,其子万少山献于张井。文与可所画竹,宋元人题咏者有苏轼、范纯仁、米芾、柯九思、吴仲圭、扬廉夫、倪瓒等人。苏东坡所画竹,题咏者有韩琦、文彦博、米芾、黄伯思、赵孟淳、康里子山、王蒙、袁桷、俞和等人。明代人已不必记。题文与可竹与题苏东坡竹各二卷。后人皆以此题跋为伪迹。有焦山石本。
四卷。清张井得文与可、苏东坡所画竹,属钱泳为其摹刻题咏于石。张井字芥航,道光时为何道总督。此竹为万廉山旧藏,其子万少山献于张井。文与可所画竹,宋元人题咏者有苏轼、范纯仁、米芾、柯九思、吴仲圭、扬廉夫、倪瓒等人。苏东坡所画竹,题咏者有韩琦、文彦博、米芾、黄伯思、赵孟淳、康里子山、王蒙、袁桷、俞和等人。明代人已不必记。题文与可竹与题苏东坡竹各二卷。后人皆以此题跋为伪迹。有焦山石本。
十卷。清冯澄撰。冯澄,字涵初,号清渠,南通(今江苏南通)人,廪贡生。勤学多才,长于考证之学,著有《强自力斋丛书》二十一种,九十二卷,《春秋日食集证》是其中的一种。按:《春秋》历术,自古以来推步的人很多
四卷。清黄淦撰。淦字纬文,号绮霞,浙江杭州人,乾隆时举人。其著述有《七经精义》,《周易精义》为其中之。此书不列经文,不解章句,只就各家之说分条列举,亦不参杂己见。所集各家大体以宋儒为主。其友萧山王宗炎
四卷。《云烟过眼录续录》,一卷。《云烟过眼录》,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事迹详见《武林旧事》。此书主要记述作者所见名书、名画及琴、盏、玉印、法剑、玉圭、玉佩、金冠等古代器物,以记述名书、
四卷。清穆大展刻。无卷数次序。其中收黄山谷《题武昌松风阁诗》一卷。鲜于困学草书一卷。祝枝山自书诗二卷。《松风阁诗》真迹原《三希堂法帖》所摹,此本与之大小相同,书则远逊。山谷书笔笔凌空,毫无俗韵,而此刻
二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上卷乃读诸经义疏,所记包括《易》、《诗》、《书》、《三传》、《三礼》、《尔雅》十书。下卷乃读诸子笔记,包括《老子》、《庄子》、《列子
一卷。清陈寿熊撰。惠栋曾著《易汉学》,论述汉儒说易源流,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但考证实疏。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周易参同契》中的“二用”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而
二十四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少詹事,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世称“泰泉先生”,著有《乐典》、《泰泉乡礼》等。《广州人物传》记录散见于
①四卷。清何显祖修,袁锵珩纂。何显祖,江西鄱阳县北芝山人,官荫辽宁籍。康熙十年(1671)任知州。岢岚在明洪武八年设县,九年始改为州,以兴县、岚县属之。永乐以后,复分兴县、岚县属太原府,至清光绪时仍因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
四十七卷。清袁文揆、张登瀛同辑。袁文揆,字苏亭,云南保山人。张登瀛,字翘岱,云南蒙化(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袁、张二人的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滇南,云南省之别称。此集之辑都为四十七卷,不求备体而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