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清唐古特修,戴安礼等纂。唐古特,曾任沅江县知县。戴安礼,曾任沅江县训导。沅志前代无从考,不知创自何时。清顺治初知县张时搜采故实,因故未竟。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顾智重新纂辑,始获成书。
三十六卷。明孙珏编。珏字子双,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珏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
五十二卷。清王谟撰。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豫章在汉时为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西省。该书专记豫章一地的人物,上起汉代下讫五代。叙例有四,一曰考姓氏,以辨族姓;二曰核官制,以征
八卷。清柴绍炳撰。绍炳(1616-1670)字虎臣,晚年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明亡,归隐南屏,行医自给。学识渊博,尤精韵学。尚著《切韵复古编》、《通考辑略》、《省轩考古类编》、《经史通考
二卷。北周沈重(500-583)撰,清马国翰辑。沈重生平及著述见前条。是书较王谟辑本收取较宽。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八卷。附录一卷。清梅文鼎撰。元代郭守敬等创制“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法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所定数据全凭实测,精确度很高。明朝沿用不废,改称“大统
无卷数。吴达可撰。吴达可,明代宜兴(今江西宜兴)人,字安节。万历丁丑(1577)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并有声,选授御史。视监长庐,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赈贷,改按江西,税使潘相不法,达可力折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有《尚书》十六条,《诗经》四十二条,《春秋》三十条,《周礼》六条,《礼记》四条。之所以不涉及《易经》,是因为另外著有《读易寡过》。诸条大率约举义理,无甚精粹。其中有的是习见的见解,
无卷数。清华玉淳撰。其生卒年不详。玉淳字师道,号澹园。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县)人。清代学者。为诸生。曾从著名经学家顾栋高游,研读经史,究根穷源,兼长历算。著述除《禹贡约义》外,尚有《孝经通义》、《澹园诗
二卷。清郭程先撰。郭程先字雪斋,河南辉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历主河间瀛洲书院、涉县清漳书院、山左清阳书院、平山天柱书院讲席。此书为义理派易学著作。以讲授义理为主,从不对经文进行逐章逐句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