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璜川吴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五十四卷;附一种,二十四卷。清吴志忠编。吴志忠,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治经学颇深。志忠三世为书宦之家。曾祖容斋出生在新安璜源,后随父迁居上海,晚年从上海迁回吴县老家定居。并将自己的读书处命名为“璜川”,以此寄托他对新安璜源的怀旧之情。在此期间,惠栋等江浙名士慕名而来者,不乏其人。吴氏家藏书甚富,名重一时。后经战乱,书多散佚。吴志忠祖父吴懒庵特别注重古籍收藏,并汇刻《乐意轩书目》四卷,著有《懒庵偶存》八卷,《读史小论》八卷,均行于世,由于版本年久,被咬坏严重,于是重新对上述诸书校勘,更名为《经史论存》刊刻行世。其父吴英中年弃举子业,专门从事著述,独好儒家经典,著有《经句说》二十余卷。志忠秉存父业,辑先世所藏,惠氏父子所著《春秋说》、《诗说》、《大学说》,以及江永《群经补义》等书,题名《璜川吴氏经学丛书》,以表示对先人的怀念。书后并附有其父所著之《经句说》二十四卷。此书目录:甲集:清惠士奇撰《春秋说》十五卷。乙集:清惠周惕撰《诗说》三卷、《附录》一卷,清惠士奇撰《大学说》一卷,清顾炎武撰《左传杜解补正》三卷,清惠士奇撰《礼说》十四卷。丙集:清惠士奇撰《易说》六卷,清吴鼐撰《三正考》一卷,清江永撰《群经补义》五卷,明周洪谟撰《疑辨录》三卷,清李崇礼撰《章水经流考》一卷,宋岳珂撰《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清华学泉撰《春秋疑义》二卷,宋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释文》一卷。附集:清吴英撰《经句说》二十四卷。有清乾隆刻本和道光十年(1830)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北泉集

    无卷数。明蓝田(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山东即墨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张璁等希旨议大礼,蓝田屡上抗论,受杖几死,又纠劾陈诜不法事,直声大

  • 蜀梼杌

    二卷。宋张唐英撰。一名《外史梼杌》。张唐英(1029-107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字次功、自号黄松子。丞相商英之兄。庆历时进士、少时勤奋力学、有文名。被荐试贤良方正,不就。调归州狱扬、移谷

  • 山斋集

    二十四卷。明郑岳(1468-1539)撰。郑岳字汝华,福建莆田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以勘事被诬,夺职为民。后起为右副御史,累官至兵部侍郎。郑岳有《莆阳文献

  • 鹤山笔录

    一卷。旧题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称“竹坨自粤游回,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予意必陈腐满纸,漫不省也。近因笺注苏诗,试取检阅,则见辨核纪录

  • 选学拾沈

    二卷。清李详(1859-1931)撰。李详,字审言,又字愧生。江苏兴化人。辛亥革命前撰文鼓吹民族主义思想,曾任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安庆存古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在沪与冯煦光纂《江苏通志》。1923年任

  • 辽阳乡土记

    二卷。清白永贞编。白永贞详见民国《辽阳县志》。《辽阳乡土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铅印本,全书二卷。其书体例基本仿照《辽阳县志》而作,故驳杂不伦。历代沿革、政绩、兵事等,大抵取材于《盛京通志》,宗教

  • 临川梦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丞相张居正欲使其子进士及第,求汤显祖助之,被汤显祖拒绝。隐奸陈眉公怀怨汤显祖曾为所辱,而图阻止汤显祖及第。汤显祖遂不应试而归乡,作《还魂记》(即《牡丹亭》)。娄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与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相同而略。在义疏据典释义方面,多以北地诸师说为据,不乏有精到之处。如说一切相好刹土众生莫不

  • 三水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郑玫纂修。郑玫字文玉,号虚舟,福建龙岩人,举人,康熙间任三水知县。为官善政,初上任时,三水因地势低水患最甚,其单骑四出,巡视基围,设法堤防,督劝修筑,自此基围高筑,田舍无恙,士民德之,

  • 杨氏家集

    六种,七卷。无编纂者姓名。全书所收为自杨春茂至杨灏五世撰述,大半为未刊之稿本。第一种前附《家乘》,记杨春茂以下四代碑志传状,之后为杨春茂《先中宪公文集》。杨春茂字奎东,崇祯年间举人,官至甘州副使。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