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云集

白云集

① 四卷。元许谦(1270-1337)撰。一名《许白云先生文集》。许谦字益之,金华(今浙江)人。少孤,颖悟异常,稍长即力致于学,受业于金履祥。公卿累荐,不仕。暮年讲学从者千余人。晚年自号白云山人,世称白云先生。著有《白云集》、《四说丛说》等。此集全称为《许白云先生文集》或《白云许先生文集》。凡四卷。乃明正统十二年(1447)金台李伸于其祖妣王氏家得许谦诗文残稿,编次而成。卷一为赋、序、记、行状,卷二为启、文、书,卷三为论、说、讲义、题跋等,卷四为诗、词。明成化二年(1466),由江浦张瑄初刻于广东,前有金华陈相序,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另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陈纲重刻本,其跋称“脱去数页,竟不可得”,并“更其名曰《白云存稿》。”今观其集,许谦虽讲朱子之学,不甚留意于词藻。但其诗颇清丽,五古尤谐雅音,非“击壤派”可比。文也无宋人语录之气。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集》本、明正德本等行世。② 三卷。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号白云,俗姓厉,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是唐诗人厉玄之后人。自幼好学不倦,稍长即以诗为文坛主流。曾出游江湖,与赵孟頫结识。后在天目山出家。著有《白云集》。此集共三卷。前有至元二十九年(1292)牟山献、赵孟頫、胡长孺、林昉、赵孟若等人序。据孟頫序称,其集“凡诗一百五十首,分为三卷。”今存的《白云集》仅有诗约一百首,各卷亦未按体裁分类编次,不知为何人所精选刊行。其诗号称“诗不离禅,禅不离诗”,“超然有出世外之趣”。较为平白自然,不事雕琢,亦缺乏雄浑宏伟之气。有《元诗选初集》本行世。③ 七卷。明唐桂芳(约1360前后在世)撰。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福建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广东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三。著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据《明史·艺文志》载,唐桂芳有《白云集略》四十卷,今已不传。此集是从程敏政所编《唐氏三先生集》中录出的。凡七卷。其诗文在当时已颇有盛名。其文以气为主。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其尝慕苏老泉闭户探颐,古今上下,融液胸臆,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认识到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这是苏老泉家传法。由此可以见其宗尚所在。故所作之文较为开爽,绝无晦涩之病。诗亦清谐婉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如《送杨君济赴广西幕宪》中“江天露洗星辰湿,海岛风清瘴雨低”等诗句,流畅圆美,颇合雅音。由于集中所载之诗文(如《重修兴安府孔子庙记》、《赠汪德元序》、《黄宪佥唱酬诗序》等)涉及很多明建国前之事,故对研究明建国之前的历史,颇有助益。是集收入《四库全书》。④ 七卷。明陈昂撰。陈昂,字尔瞻,一字云仲,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详。自号白云先生。是集前有钟惺所作传,称集本十六卷,又有排律一卷。陈昂没后,散佚无存。万历四十六年(1618),其同里宋珏重加收集,仅得五言律诗七百首,七言律诗十二首。四库编者评:“其诗颇学少陵、右丞,得其形似”。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读书敏求记

    四卷,清钱曾撰。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父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都是藏书家,受他们的影响,钱曾自幼喜

  • 宁子

    一卷。周宁越撰,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宁越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周威王的老师。《汉书·艺文志》,儒家类中有《宁越》一篇。马国翰据《吕氏春秋·不广》篇、《说苑·尊贤》篇,辑录二节,附以事迹,合为

  • 汉阳县志

    三十二卷,附续志一卷。清刘嗣孔修,刘湘煃纂。刘嗣孔,字宗儒,陕西绥德县人,举人,官汉阳知县。按汉阳县,历千百年,迄无专志可考。《文渊阁书目》载:有明永乐十九年(1421)以前汉阳县志一册,不著撰者姓氏

  • 续萧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顾景濂、段广瀛纂修。顾景濂,清同治末年知萧山县事。此志乃嘉庆潘熔志之续纂,卷数同于前志,然次第详略则多不同。卷一县境图;卷二至卷三职官年表上下;卷四至十七为志十:疆域、河渠、田赋、营建

  • 玉山草堂集

    二卷。《集外诗》一卷。元顾瑛(1310-1369)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名流相唱和。曾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

  • 知言

    六卷,附录一卷。宋胡宏(见《皇王大纪》条)撰。是书为论学之语,随笔所记,屡经改订而成。吕祖谦称此书胜于《正蒙》。然宏之学说本承其父——胡安国。安国之学虽出于杨时,而又兼出于东林常总。总尝谓,本言之性不

  • 河工器具图

    一卷。清郭成功撰。郭成功,淮阴人,乾隆间官河道。身历河干数十年,能勤其职。公余之暇,随所见者,笔之于简,从而图之,编成此书。综观全书,于河工器具,绘图说明,虽无大理论,然十分实用。有志于河防者,不可不

  • 永安县次志

    十七卷。清张进 修,屈大均纂。张进,宣府前卫(河北宣化)人,监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能诗善画兰,著有《翁山诗外》、《文外》、《易

  • 琅琊代醉编

    四十卷。明张鼎思(详见《琅琊漫衍》条)撰。此书是张鼎思自给事中谪滁州驿丞时,杂抄诸史百家之言,胪次成书。由于宋欧阳修在滁州做官时著有《醉翁亭记》,恰好张鼎思此时亦官滁州,以著书代饮酒,因名此书为《琅琊

  • 兴华新义

    一卷。美国林乐知撰,中国蔡尔康笔述。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林乐知以中国元气未复,虎视者流复环集其旁,观衅而动,时事之危甚于洪水将至,自称拟对症下药以兴华,特撰此书,定书名为《兴华新义》。全书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