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论难

礼论难

一卷。晋范宣(详见《礼记音》)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杂论礼意,或推阐古义,或斟酌时制,颇能自申其说,间或失之迂曲。如以《书》谅暗注凶庐为“即葬后柱楣之义,可见郑用大传之是,杜解心丧之非,段畅虽历引《春秋》相难,而所据皆周之末失,因谓礼有正有变,能究变正之义,始可与谈《春秋》”,此实为通人之论;又如,以《杂记》注大功亲以下之殇或作大功系之下殇为传写之误,深得郑旨,否则,下殇何得有弟,则于诸儒之驳议无解,郑亦何至有此谬哉。是书中精义甚多,兹不备举。然是书亦不免纰缪之处,如以《檀弓》防墓为防虞,非地名,此与庾蔚云“防守其墓,备拟其崩”同一错误,观孔疏云“如庾之言,墓实不崩,郑何以言修之而来,孔子何以言古不修墓”可见。其它纰缪不备举。马国翰此辑本有误辑之处,如大功之末一节,乃范汪说(见《通典》六十),非范宣说;又父母墓毁服议一节,与本文不协,此乃《通典》标题,原有旁注“曾祖从祖墓毁附”七字,范宣曰上,而作“或间曰曾祖墓从祖墓毁发哭制云何”十五字,当去彼七字,易此十五字,马氏贸然录之,抑亦疏矣。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增补四礼便览

    八卷。朝鲜黄泌秀撰。黄泌秀号惠庵,昌原人,生卒年未详。李縡著《四礼便览》以冠、婚、丧、祭四礼为纲,广征古经及先儒论著,考辨古今沿变,被朝鲜士人奉为权威。李縡又另著《类会》一编,专谈变礼,与《四礼便览》

  • 子威集

    三十二卷。明刘凤(1517-1600)撰。刘凤,字子威。长洲(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累河南按察使佥事。著有《续吴中先贤赞》等。据《江左脞谈》载,刘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

  • 世恩堂集

    三十五卷。清王顼龄(1642-1725)撰。王顼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吏部尚书郭维纳以其“诗词风雅、

  • 榴龛随笔

    清陈寅清撰。陈演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见《庄氏史案》。

  • 茗香堂史论

    四卷,清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决意不出仕,学问宏深奥衍,对天文历算尤为精通。他的诗作为王士祯所赏识,七言律诗仿效陆游,著有《茗斋集》、《五言妙境》、《

  • 石隐园未刊稿

    不分卷。明毕自严(1569-1638)撰。自严,-作自谷,字景会,作景曾,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户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太保。该编是康熙季年(1664年)其孙毕盛鉴重新辑

  • 听园读左随笔

    二十卷。清李艺元撰。艺元,长沙(今湖南长沙)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不录经传全文,有所论说,就分条罗列。对《左传》中的经义、文字训诂、人名地名有所考订。该书卷首至卷八为《测义》

  • 燕山梦草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 十三经解诂

    五十六卷。明陈深(详见《周礼训隽》)撰。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于《易》只取程传及本义,各标

  • 广雅

    十卷。三国魏张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太和(227-233年)中官博士。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