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离骚辩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四字。正文前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自序,小引,凡例(七条),《管窥总论》,林西仲(林云铭)总评,辩前贤论《离骚》二则,下为正文。书末附《山鬼》及《山鬼后题》。其体例为:先列《离骚》原文,以四句为一节,再引朱、林注文,以“愚按”,“又按”加以纠正、批驳。对林氏之说批驳尤甚尤多。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所欲批驳的注语、己意要点、文章脉络等。本书特点是勇于批旧注,敢于立新说。自称己意与旧注异者十九。此书可取之处是对《离骚》整体分析,既要分段看章法,又要通篇看血脉。以“守死善道”,为全篇骨子,将全诗分为四束(段),分析得顺理成章,逻辑严密,一气呵成,令人信服。认为《山鬼》寓意求贤,可备一说。称“缘胸中先有鼓士气,作敌忾主意”(《山鬼后题》),才写《国殇》,颇得诗人用意。但批旧立新,未必允当。姜亮夫在《楚辞书目五种》中批评说:“其攻朱说,固已多纰缪……其袭旧说,既多讹传。其创新义,又多失当。”如认为《九歌》之《山鬼》、《国殇》、《礼魂》篇目虽三,合而成一,虽申理由,但令人不解。版本有康熙四十五年(1706)绿筠堂精刻本,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图书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一阁藏。

猜你喜欢

  • 黎平府志

    八卷首一卷,清俞渭修,陈瑜等纂。余渭,嘉善人,光绪十四年(1888)任黎平府知府。陈瑜,贵阳人,进士。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万历中袁表有黎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乾隆中郡

  •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

    四百八十六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诏编纂。张玉书字素存,号京红。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人,工古文辞,以深奥典雅著称。顺治进士。历任刑、礼、户诸部尚书,授文华殿大学士。曾为“平定朔漠方略”总

  • 岁稿

    一卷。明谷继宗(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继宗,字嗣兴。山东历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知县。此编所收皆古今体诗。首有嘉靖十年(1531)现川傅汉臣序文;后有夹谷孙光辉题记;篇首

  •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

    四卷。清钟麐纂。钟麐,原名宝田,字璘图,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咸丰辛酉(1861)顺天府的副贡生,官至内阁中书。作者原拟通考十三经,书稿后稍稍散佚,只得《周易》、《尚书》、《毛诗》、《周

  • 佩韦斋辑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生卒年不详)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

  • 四书讲义

    十一卷。清王元启(1714-1786)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清学者,历算家。著有《惺斋杂著》、《勾股衍》等。是书卷首有自序,章次为《大学》一卷、《中庸》四卷、《论语》三卷、补一卷、《孟子

  • 清源文献

    十二卷。明何炯(生卒年不详)编。何炯,福建晋江人。官靖江县(今江苏扬州)教谕。是集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凡十二卷。前列爵里一卷。首曰寓贤,凡侨寓于泉者,自唐秦系自元王翰十二人

  • 问奇室集

    四卷。清蒋日豫(1830-1875)著。蒋日豫,字侑石,常州(今江苏常州市)人,咸丰间监生,同治中迁同知直隶州。工诗文篆隶,有《问奇室诗集》、《续集》、《文集》及《秋雅》、《诗古文词》、《滂喜斋学录》

  • 严永思先生通鉴补正略

    即《资治通鉴补正略》。

  • 除邪纪略

    一卷。清杨搢撰。杨搢,字蕴山,江苏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两江总督百龄的幕僚(自称其“治下”)。嘉庆二十年(1815年)二月,江南收园教徒方荣升,自号“蓬莱无极老祖”,刻有“九角龙文印记”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