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书疑辨

群书疑辨

十二卷。清万斯同撰。万斯同生平事迹详见《声韵源流考》。此书主要杂考经史等群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至三卷考论经传,第四卷杂论丧礼,第五卷论周正及春秋孟子,第六卷为礼说及房室夹室、附庙考,第七卷为历代庙制考,第八卷辨石鼓、石经、隶书、古文,第九卷杂论字学、书学,第十卷辨昆仑河源,第十一、十二卷杂论宋元明史传记。所论《易经》谓非道阴阳之书也;论丧礼,明古代“圣人”之制,针砭流俗之失,斟酌古今之宜,融会贯通,可为当时施用;论历史及当时人物,推崇王厚斋、黄东发等人,痛斥刘因仕元,责张居正以二十四大罪等。论《尚书》则信《古文尚书》,言《诗经》则攻小序,说《礼》则好诋康成,述《春秋》则喜辟《左氏春秋》,皆有自己的见解,不为后人所全部赞同。汪廷珍序称,其书有考之未详者,有可为一义而未敢信为必然者,有勇于自信而于古未有确证者。但可取之处为多,足资参证。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

猜你喜欢

  • 甲申沧州纪事

    一卷。明末清初人程正揆撰。程正揆初名程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为明崇祯进士、翰林,书画家。程正揆弘光时以谕德降清,授光禄寺丞,官至工部侍郎。著有《清溪遗稿》、《读书偶然录》。《甲

  • 郁冈斋法帖

    十卷。明王宇泰(生卒年不详)辑。王宇泰,字肯堂(一作名肯堂,字宇泰),号损庵,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福建参政。王肯堂深于书法,尤其于晋人书法精心深悟,著有《郁冈斋法帖》。该法帖上自魏晋之钟繇、王羲之

  • 光禄寺则例

    一百零四卷。清松峻等奉敕修。松峻,曾任盛京刑部侍郎、工部右侍郎、泰宁镇总兵等职。是书即其任职工部并且管理光禄寺事务之时所编。书分祀礼、庆筵、宴飨、供应、制造、支用、移取、官制、职掌、库贮、岁赋、丧仪等

  •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

  • 律吕新书浅释

    一卷。清文藻翔撰。藻翔字蔚丞,直隶(河北)固安人。文氏精于算学,又受欧风影响。故对《律吕新书》详为撰拟,以六律正五音之理。此书仅录蔡元定《律吕新书》上卷,凡十三篇,并录性理精义考之按语,为之诠解。蔡氏

  • 说文正字

    二卷。清王石华、孙凤卿同撰。王、孙二氏之生平未详。是书依《说文》字部,写为正字,并附古文篆籀,或字之变体。去掉徐铉所增之字,分为上下两卷。其于文字源流,叙述简明,可使学者循览易了。不失为小学之津要。

  • 洪范五行传

    三卷。清陈寿祺撰。本书之“传”全录《汉书·五行志》,而引《尚书》、《毛诗》、《公羊传疏》、《南齐书》、《隋书》、《唐书》各部史书的《五行志》以及萧吉的《五行大义》、《开元占经》释湛然的《辅行记》、《初

  • 正学隅见述

    一卷。清王宏撰(详见《周易筮述》)撰。宏撰认为,对于周敦颐无极之说,陆九渊等相与辩论于前;对于朱熹格物之说,王守仁等相与究诘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未休,大抵尊朱者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

  • 韩非子

    见《韩子》。

  • 萧亭诗选

    六卷。清张实居(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张实居,字宾公,号萧亭,邹平(山东济南)人,生卒年不详。平生未入仕途,入清后隐居乡里,弹琴咏歌以自娱。张实居善诗,著有《萧亭诗选》。其所作古今诗超千首。乐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