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蒿庵闲话

蒿庵闲话

二卷。清张尔岐(详见《周易说略》)撰。是书乃尔岐二十余年札记之文,共二卷二百九十六条。尔歧自序称“予既废举子业,犹时循览经传,每于义理节目外为说家所略者,偶有弋获”,“至听人谭所闻见,亦时有切予怀者,并札记之。”(《丛书集成初编·蒿庵闲话》序),说经解义精确,匡谬去伪,为前人所不及,其论吴澄三礼,考证有据,甚为精赅。顾炎武、汪琬赞誉尔岐称自精三礼,善经义,但也不及尔岐。故时人称此书为《日知录》之亚。《日知录》每记一事,元元本本,务穷始末,是编乃是尔岐读有所得,随文生意之作,熔铸群言,支零破碎,实非不可与《日知录》相比。曾子易箦一条,引《尝见》一书称楚国曾聘曾子为相,亦曾作大夫。《韩诗外传》称曾子仕于莒,得粮食三秉,此时曾子重禄轻身;后齐迎其为相,楚任其为令尹,晋封其为上卿,此时,曾子重身轻禄。又称曾子仕齐为吏,后南游于楚,得尊官。尔岐所引《尝见》一书,当为此事。然韩婴采录杂说,已前后自相矛盾,岂可再引证诂经,实在不妥。最早的版本是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历城周氏竹西书居《货园丛书初编》本,清道光三十年(1850)南海伍氏辑《奥雅堂丛书》本,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印《笔记小说大观》本,1983、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笔记小说大观》本。

猜你喜欢

  • 西游释厄传

    十卷。明朱鼎臣编辑。朱鼎臣字冲怀,广州人,生卒年不详,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世,曾为庠生,编辑整理过多种小说。《西游释厄传》又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长篇神话小说,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该书体例不标回数,

  • 五经然否论

    ① 一卷。谯周(201-270)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属四川阆中西南)人,经学家谯之子,三国时蜀汉经学家。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

  • 易旁通变化论

    一卷。清俞樾撰(1821-1907)俞樾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多称其曲园老人。道光进士。官至河南学正。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著述甚丰。其易学著作除此书外,还有《易贯》、《艮宦易说》、《周易互体徵》、《

  • 小学稽业

    五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是作者根据朱熹《小学》改编而成的一部封建正统的儿童教育课本。作者在《序》中说明了其改编的目的:“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诸条皆非幼童事,且无分于《大学》,

  • 春秋公羊穀梁二传评

    一卷。晋江熙撰,清马国翰辑。江熙字太和,晋人,官至兖州别驾。《春秋公羊穀梁二传评》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不著撰人;《旧唐书·经籍志》题为江熙撰。该书久佚,清人马国翰从注疏中辑录十九条,厘为一

  • 重修山阳县志

    二十一卷,图一卷。清张兆栋、文彬修,丁晏、何绍基纂。张兆栋,号酉山,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人,同治九年(1870)任淮安漕运总督,次年调任广东巡抚。文彬,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同治

  • 分书偏旁五百四十部

    一卷。清顾蔼吉撰。参见《隶辨》。是书就《说文》部首一一取八分书所有者列之,详著其变体、省体、或体、讹体。其为八分书所无者,则注云‘阙’而说明其省变之体。至为详明,对于习八分书者颇有帮助。有《隶辨》附刊

  • 六乐说

    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

  • 归田杂识

    二卷。明毛纪(1463-1545)撰。毛纪字维之,号鳌峰逸叟,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文学家。成化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有学识,居官兼静简重”(《明史》本传)。嘉靖初以定国策功封

  • 十六国宫词

    二卷。清周升(生卒年均不详)辑。升字蓉初,南通州(今属江苏)人。此词集所录皆为十六国宫词。分上下二卷。共收词一百二十首,上卷、下卷各六十首,卷上包括前赵十首,如《十六国春秋前赵录刘渊传》、《十六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