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发微
三卷。清吴乔撰。吴乔又名殳,字修龄,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专论李商隐之诗,共三卷。“西昆”因宋杨亿编《西昆倡酬集》而得名。欧阳修《六一诗话》曾称:“自杨(亿)、刘(筠)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吴乔袭杨亿之旧说,评李商隐之诗,多牵强附会之处。如把所有无题之诗,均说成是令狐绹所作即是一例。《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予以介绍,未见通行本。
三卷。清吴乔撰。吴乔又名殳,字修龄,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专论李商隐之诗,共三卷。“西昆”因宋杨亿编《西昆倡酬集》而得名。欧阳修《六一诗话》曾称:“自杨(亿)、刘(筠)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吴乔袭杨亿之旧说,评李商隐之诗,多牵强附会之处。如把所有无题之诗,均说成是令狐绹所作即是一例。《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予以介绍,未见通行本。
二卷。清王益斋撰。益斋字以谦,岁贡生,嘉庆十六年(1811)赐举人。此书又名《郑莆田淫奔诗辨》。莆田乃宋代学者郑樵的字。樵曾作《诗传》、《诗辨妄》,驳诘毛、郑,攻击《诗序》。益斋此书上卷就《邶风》、《
十一卷。宋郑伯谦撰。郑伯谦生卒年不详,字节卿,永嘉(今浙江宁波)人,初官修职郎,后为衢州府学教授。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首列宋代研究《周礼》者,共四十五家,并类编姓氏世次,郑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
七卷。清杜知耕(详见《数学钥》)撰。自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前六卷《几何原本》刊行以来,因其图、解、论、系条文众多,阅读甚有不便,杜知耕为推广此书,弘扬欧氏方法,使其简而能明,约而能该,故“摘其
一卷。不著编者名氏。是编首行标题《重次千文》四字,题下注云:“楚省诸绅《公寿李太夫人八秩序》。李太夫人者,湖广总督李翰章、直隶总督鸿章昆季之母也。李鸿章旋乾转坤,有大勋劳于国家,为中兴佐命重臣,寿母陈
四卷。清无名氏撰。按此书不署撰人,亦无序跋,因此作者、年月皆不可考。观其文字,颇多丹铅涂乙,大概还是未定稿本。全书四卷,分门别类,总类书于首页,卷内每门之下又刊细目,取杂考体。其考证多关七经的史地典制
见《阮子政论》。
二卷。清焦袁熹(1660-1725)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贯穿经学,工制义。诗亦富于独创,不同流俗。著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纪年略》、《此木轩四书说》等。其学贯彻天人,包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张尊德修,王吉人、谭篆纂。张尊德,字懋修,辽东锦州人,贡生,官安陆知府。王吉人,字孚伯,号朴庵,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顺治间进士,国史馆编修。谭篆,字玉章,号灌湘,湖北景陵人,顺
四十七卷。宋罗泌撰。罗泌字长源,庐陵(今属江西)人。《路史》成于乾道年间,共分为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至两汉之末;发
即《皇清开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