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疑

诗疑

二卷。王柏(1197-1274)撰。王柏字会之,初号长啸,后改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朱熹三传弟子。宋理宗时为丽正、上蔡两书院师,后为国子祭酒。死后朝廷给予谥号文宪、列享两庑的褒扬。他工诗善书,著述颇丰,除《诗疑》外,有《鲁斋集》、《书疑》、《研几图》并行于世。《读诗记》、《诗可言》则已佚。《诗疑》又称《诗辨说》,是《诗经》研究史上一部有影响的著作。上卷对《诗经》中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评论,大多是随感式的,偶尔也有正面的评说;下卷就毛诗、风雅、二雅、豳风等十个问题进行辨说。《诗疑》的特点是具有大胆的怀疑精神,不信《诗序》,不信毛、郑的《传》、《笺》,不信《左传》的记事(如吴季札观乐说),甚至连朱熹的学说也有所不信,这种怀疑精神对冲破传统的经学有一定的作用,金代王若虚、清代崔述均受其影响。但许多怀疑缺乏必要的根据,主张把三十二首爱情诗(他称之为“淫诗”)从《诗经》中删掉,更反映了封建卫道士的顽固立场。其次,能从《诗经》文本出发进行评论,一些见解颇有参考价值。顾颉刚评道:“单就《诗经》白文致力,这种只服从理性精神,在过去学术界中是很不容易见到的。”(《崔东壁遗书序》)顾说并非过誉之词。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近人顾颉刚据《通志堂经解》本校点本收入中华书局1955年《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

猜你喜欢

  • 九九新论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林乐知来华后,1868年即创办《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林氏始终为其主笔。数十年来,为了中国的兴起,林乐知多次撰写文章,提倡实

  •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

  •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详见《龙图耳录》)著。《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是清末著名的侠义小说。此书原为民间流传的评话,后经整理成一百二十回定本,于光绪五年(1879)首次刻印。首署“石玉昆述”,而序则称问竹主

  • 尚书传翼

    十卷。陆键撰。其生卒年不详。键字实府,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明代学者。《尚书传翼》乃蔡沈集传的辅翼之作,故其说多宗蔡传而甚少发明。有明刻本,今存清华大学图书馆。

  • 白虎通德论

    见《白虎通义》。

  • 金刚经颂

    一卷。梁代傅翕(生卒年不详)撰。傅翕生平事迹不甚详。此《金刚经颂》旧时无单行本,只见于宋杨圭辑金刚经十七家注和明会凤仪金刚经宗通所引。此经颂是唐敦煌写经卷本。有五言颂四十九篇,每篇八句。唯般若颂十六句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始丰类稿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1369)征修《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

  • 明书画史

    三卷。明刘璋撰。刘璋字珪甫,嘉定(今四川乐山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此书名为书画史,实则是明代能书善画人的总汇,收洪武至正德共三百七十余人,后又附五代、宋、金等朝

  • 澄怀园全集

    三十七卷。清张廷玉(1672-1755)撰。张廷玉,字衡臣(一作蘅臣),一字砚斋,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雍正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本集为张廷玉所自编,计文存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