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
十二卷。清胡道问撰。道问字近思,江西会昌人,乾隆间诸生。作者认为易篇第不合,所以名此书为“原篇”。胡氏认为古本易共十二篇,即:伏羲卦象为一篇,每卦下附以孔子之大象,认为大象专以解伏羲之易;文王之彖辞上
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生平详见《尚书考异》(辞目)。该集为刘台拱写定,其子汪喜孙刊印。补遗一卷,为汪喜孙所辑。又录黄景仁、郑虎文、孙星衍、程让堂等投赠哀挽之
不分卷。明张运泰、余元熹同编。二人皆闽中书贾。生卒履迹皆需考。所录共六十家。杂采何镗《汉魏丛书》、张溥《百三家集》二书而成。只增公孙宏文,伪题曰公孙子。赵充国文,伪题曰《赵营平集》。又改东方朔文为吉云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宋、明人文集时,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以供查检引用。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没有案语和论述,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清代儒
八卷。清余萧客(详见《古经解钩沉》)撰。此书为《文选》词章的注释本。其引经据典,广搜博证。但问题也颇多。例如,其引征贪多,但不着意于辨认真伪。浮玉山巨穴云云,与木华所云阴火何涉。卢谌览古诗、和璧引杜光
二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三。《坊记》为《礼记》篇名。是书以《坊记》为经,分为三十章,每章各立名目,上卷之自为大坊第
三册。撰者不详。记嵩佳氏、赛密勒氏、尼玛察氏、拖沙喇哈番额尔等世系。用满文撰写,间附汉文。现有稿本。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以傅肱《蟹谱》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卷一,为蟹原、蟹象。蟹原,主要引用古代典籍,说明蟹名的由来。蟹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述说蟹的形状、习性、味道
八卷。清张裕钊(1823-1894)撰。查燕绪编。张裕钊字濂卿,一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善作散文,工古文,书法亦佳,讲学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