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假借例举

说文假借例举

一卷。清侯康(生卒年不详)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著作尚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春秋古经说》、《穀梁疏证》等。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非用字之时始有。其说曰:“《说文》之言假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必明乎其说,而后可以得假借之本,舍是而言假借抑末耳。何谓本?制字之假借,是本无其字而依托一声或事以当之,以一字为二字者也。用字之假借,是既有此字,复有彼字,意义略同,因而通假,合二字为一字者也。以一字为二字者,其故由于字少;合二字为一字者,其故反由于字多。故曰相似而实不同也。用字之假借无穷,制字之假借有定,而制字假借有时混入于用字假借之中而不觉。盖假借之例,有初时用此字假借,而后遂制正字者。其不复制正字之假借,后人易明;若始为假借,而后遂制正字者,则迄今二字并行已久,无以辨其孰先孰后,则无以定其为制字之假借而非用字之假借矣。”编中更就《说文》诸字,别其某某为制字之假借者,某某为非本无其字特通用者,某某为制字之假借混入于用字假借而不觉者,一一列举,疏通证明。另外辨明假借不同引申,而假借中实有引申一例,发挥透辟,层层俱到。惟侯氏谓用字之假借“合二字为一字”欠妥,其通用者往往多至若干字,不以二字为限。

猜你喜欢

  • 禹贡山川郡邑考

    四卷。明王鉴撰。其生卒年不详。鉴字汝明,号继山。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著名画家王问之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官吏部稽勋郎中,后进尚宝卿,改南京鸿胪卿,官至太仆寺卿。鉴有学行,亦善

  • 绍兴正论

    一卷。旧本题湘山樵夫撰。记述绍兴年间因不附和议而被贬谪的张浚、赵鼎、胡铨等30人事。每人略具事实,多者三四行,少者仅一二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绍兴正论》二卷,注云:“序称潇湘野人,不著名氏,

  • 读史记十表

    十卷。清汪越撰,徐克范校。汪越,字师退,又字季超。南陵(今安徽繁昌县)人。康熙举人,史学家,著《读史记十表》、《二楼小习》、《绿影草堂集》。徐克范,字尧民。南阳人。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四库提要》

  • 品花宝鉴

    清陈森(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

  • 龙皋文集

    十九卷。明陆简(1442-1495)撰。陆简,字廉伯,一字敬行,号治斋,别号龙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著有《龙皋文集》。是集为陆简文集。凡

  • 留都疏稿

    一卷。明吴文华撰。吴文华,字子彬,连江(今属福建连江县)人。嘉靖进士,万历中巡抚广西,讨平陆平周塘极寨傜,及昭平黎福庄父子,升为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岑江贼李珍、江月照拒命久,吴文华擒江月照平李珍,

  • 嵩少集

    四卷。明郑太原(生卒年不详)编。郑太原,山西潞安(今长治)人,官河南登封(今郑州)知县。嘉靖中,山西浑源刘思溢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古今录》。万历十六年(1588),太原依其旧本而增入嵩岳、嵩麓

  • 叠雅

    十三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号砚农,别号竹素园丁。乐亭(今河北乐亭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因母老不赴。后曾国藩招聘主讲莲池书院、李鸿章招修《畿

  • 双剑雪

    即《鸳鸯针》之三四卷。见《鸳鸯针》。

  • 千一疏

    二十二卷。明程涓(生卒年不详)撰。程涓工诗文,自幼聪明,十岁随父定居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作《辰阳楼赋》,为此人们以圣童看待他。他与同里吴茂文友好,经常往来,宾朋畅饮,酬唱为乐,著有《巨源集》。《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