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审音

说文审音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真弢臻文欣魂痕先耕清青蒸登侵十四字同音类聚》,卷八为《犹侯幽三字同音类聚》,卷九为《元寒桓删山仙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十四字同音类聚》,卷十为《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十二字同音类聚》,卷十一为《萧宵肴豪四字同音类聚》,卷十二为《阳唐庚三字同音类聚》,卷十三为《歌戈麻三字同音类聚》,卷十四为《质术节物迄没黠屑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十九字同音类聚》,卷十五为《屋沃烛觉四字同音类聚》,卷十六为《月曷末鎋薛麦锡药铎陌昔十一字同音类聚》。其中缺佚四卷,尚存十二卷。是书分平上去为八部,入声自分三部,共为古音十一部。前八部以平声分部,而上去二声分属之,列注于下;后三部以入声分部,备列诸家解说,对于音韵分合之迹,条分缕析。复列《佸声图》,作为全书之纲领,纵横分析,列为十二层相次。张氏于此书用力甚深,然是书刊成三卷而卒。因并非定本,注释难免详略不一,甚至前后参差。至于韵部分合析并,亦与各家颇有出入。是书有《渐西村舍汇刊》本,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易象汇解

    二卷。明陈士元(见陈士元《易象钩解》条)撰。据《易象钩解》自序,陈士元曾作《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中自五十八卷至六十一卷为《易象钩解》,六十二卷至六十三卷为《易象汇解》。上卷为天文解、地象解、人

  • 湘绮楼诗集

    十四卷。《诗别集》三卷。清王闿运撰。王闿运生平详见《湘绮楼文集》(辞目)。王闿运论诗,先唐人近体,次六朝,殿以诗经评语。《湘绮楼诗集》按年编次,分为十四卷,起自道光二十九年,迄于光绪三十二年(即:18

  • 桃源洞志

    不分卷。清释兰岩撰。桃源山在桃源县西南30里,洞在半山腰。全志不分卷,内容为:图说、途胜、陶潜《桃花源记》、明清人游记、序、辩论、说、考、赋、书、修建、洞略、碑刻、诗。此志体例杂乱,是山志中最劣者。《

  • 礼记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锡瑞,字鹿门,又一字簏云,号师伏,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祖籍江西。1882年中举,后讲学于湖南桂阳“龙潭书院”(1890)和南昌“经训书院”(1892)。

  • 刘郁西使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刘郁山西浑源人,仕履不详。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命旭烈征西域,六年拓境万里。宪宗九年(1259年)常德驰驿西觐,命刘郁撰成《西使记》书后有“浑源刘郁记”字样。王氏此校自明刻《

  • 延身益寿论

    一卷。英国爱凡司(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论及人老之故和天然之死、人老死及质之根源、如何饮食以致延年、人与动植物益寿之案、人生免病之法,益寿可用之药,最后为结论。此书立

  • 文海披沙

    八卷。明谢肇淛(生卒年不详)撰。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博学能诗文,有善政。著有《五杂俎》、《滇略》、《长溪琐语》、《文海披沙

  • 云中郡志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

  • 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注则宗杜预。《左传》有所不及者,以《公》、《穀》二传通之;杜所不及者,以陈傅良《左传章旨》通之。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

  • 三松堂诗集

    二十卷。《续集》六卷。《文集》四卷。《年谱》一卷。清潘奕隽(1740-1830)撰。潘奕隽字守晟,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官户部主事,进四品卿衔。书法楷篆隶俱佳。善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