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疑

说文疑

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是书依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故分卷亦依李焘之数。每卷补遗,附于卷末,不另为卷。卷末另附《汉书》古字及音义异同诸字,与全书正文并不相干。没有凡例,惟开卷署曰:“《说文》何可疑?疑其见淆于后人也,义有未安者,存之以待析。形声讹谬戾于许书者,附录焉。”由此可知其书题名义、撰述之旨。编中所疑见淆于后人者,如谓:“字之繁多,从谐声而起,汉人已不免妄加,后人复任意乱之,《说文》遂不可读矣。如字义从风概加以风,从雨者加以雨,从水者加以水,从人者加以人,从女者加以女之类。”此无名氏竟不知,本字之外,依类加形,即许慎所谓“凡某之属皆从某”,乃是六书演进之通例。秦汉之前已然,怎能谓“皆后人所乱”?所疑义有未安者,如于“稽”字谓:“许氏训义,未醒出从尤之义,旨声亦属牵强。当是从尤从旨禾亦声,盖尤异也,旨美也,人于尤异旨美者,必留止而加察,故有稽留、稽考、稽察诸意。”不知禾为木曲头,止不能上,“稽”字从之,即从其义;尤从乙,乙象草木冤曲,亦与禾曲头止不能上同义,所谓乙欲出而见阂也,故又从尤;旨声古与稽近,耆老之耆,即从旨声,故稽亦从旨谐声。稽从禾从尤旨声,乃两形一声之字,许氏训义训声均未误,不得谓其义有未安。从此例可见,作者无名氏尚未通《说文》,方有如是之疑。《稷香馆丛书提要》谓其“剖析形声,不让来哲。盖于全书所疑,未尝细核也。”从其始东终亥的编次推断,此无名氏当为雍正、乾隆时人。编中已引大小徐之说,可证大徐校本、小徐《系传》均已寓目,并非仅见《五音韵谱》者,故其时代不当在雍正以前。是书有《稷香馆丛书》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辽阳吴瓯据稿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学易笔谈二集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此书以笔记体形式,对《周易》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诸如先甲后甲、先庚后庚、阳一阴四、制器尚象、七日来复、出入无疾、参伍错综、高尚其事、井养反生、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后天八卦以及象数、术

  • 四书述义家训

    三十卷。清许如竹撰。如竹字淇园,别字柯亭老人,汜水(今河南荥阳)人。官至汤阴训导。笃信程朱之学,而对四书研讨尤精。是书每章先序白文,主说原本集注,次则贯穿诸家而自寓折衷,删繁就简,阐发紫阳之秘。所以因

  • 天佣子集

    十卷。明艾南英(?-1647)撰。艾南英,字千子,号天庸子,江西东乡人,官至兵部主事,改御史。七岁作《竹林七贤论》,学识渊博,莫不周悉。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收兴文化为己任,被世人称谓“章罗陈艾

  • 儒门医学

    三卷附一卷。英国海得兰(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口译,赵元益(生卒年不详)笔述。海得兰,英国人,医师。此书原名《医学袖珍》。共三卷,上卷论养生之理,中卷论治病之法,下卷论方药之

  • 朱子语类纂

    十三卷。清王钺(详见《粤游日记》)撰。此书为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取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摘其理气、鬼神、性理、论学四门,余皆不取。四门之外,又各存大略,间附己说,如朱熹谓“理气本无先

  • 黄子年谱

    一卷。清洪思述。洪思字浩士,号石秋,明清之际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与其父洪图俱为谱主黄道周(详见《黄忠端公年谱》)门人。洪思曾收道周遗书,为道周及其夫人蔡氏作传,又编成此谱。谱中所记与庄起俦编《黄忠端

  • 文字集略

    一卷。梁阮孝绪(?-535)撰。近代龙璋辑。孝绪字士宗,尉氏(今属河南)人。隐居不仕,门人谥曰文贞处士。龙璋著有《小学搜逸》。《隋书·经籍志》载:“《文字集略》,六卷,梁文贞处士阮孝绪撰。”而《旧唐书

  • 苏氏演义

    二卷。唐苏鹗(生卒年不详)撰。鹗字德祥,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光启年间登进士第。著有《杜阳杂编》三卷,所记多为边地民情、奇珍异宝、海外秘闻等。《苏氏演义》是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原十卷,今本止

  • 小尔雅约注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骏声(1788-1858)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陶宗仪《说郛》、何镗《汉魏丛书》、丁氏绵眇阁本、郎奎金堂策槛本、陈赵鹄听鹿堂本、顾文庆文房本,钩稽异同,

  • 三续疑年录

    十卷。清陆心源(见《元祐党人传》)撰。钱大昕《疑年录》详于儒林文苑。心源益之以名臣大儒、气节文章之士,旁及书画隐逸之流,而以女士释道之通文事者附于后,共得一千二百余人。现有《存斋杂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