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书附志

读书附志

一卷,南宋赵希弁撰。赵希弁,生卒不详,字君锡,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祖九世孙。南宋宁宗、理宗之交,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据其家三世藏书,择《郡斋读书志》四卷本所未著录者,仿其体例,撰成该书,以附四卷本,故称《附志》。《附志》一卷,实分上、下,类目与四卷本不尽相同。卷上有经类、经解类、小学类、史类、编年类、杂史类、史评类、职官类、刑法类、仪注类、天文卜算类、五行类、地理类、传记类、谱谍类、诸子类、农家类、杂说类、兵家类、类书类、杂艺术类、道家类、神仙类、释书类。卷下有楚辞类、别集类、语录类、总集类、法帖类,最末又有拾遗。总共著录图书四百六十九种,除少数复见者,大部分为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书籍,恰恰可作《郡斋读书志》的续篇。《附志》著录各书,更觉翔实,除书名、卷帙外,又介绍其书篇目、编次、刊刻时间、刊刻地点、刊刻人名等。该志历来附四卷本《郡斋读书志》(即《前志》)理宗淳珰九年(1249)黎安朝合刻于袁州,属袁本系统,一直随袁本流行。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郡斋读书志校证》的合校本,以影印南宋淳珰本《读书附志》为依据,加标点,附于书后。

猜你喜欢

  • 速兴新学条例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洋见《西铎》)撰,上海蔡尔康笔述。李提摩太在《七国新学备要》(1889)第八章中曾论述按中国教育现状学习西方新学如何变通已有章程,但语焉不详,故他又撰《速兴新学条例》以深入阐述这一

  • 江上云林阁藏书目

    四卷。清倪模辑。倪模(1750-1825),字预抡、遇春、遇村,号遇存,又号韭瓶,江西望江人,目录学家。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凤阳府教授。好藏书,搜集典籍,每遇旧本异书,必以重价购买,家藏七万余

  • 通鉴纲目释地纠谬

    六卷。补注六卷。清张庚(1685-1760)撰。庚字长庚,一字浦山,号瓜田,晚号弥伽居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著有《通鉴纲目释地纠谬》、《画徵录》、《强恕斋诗文集》等

  • 阵纪

    四卷。明何良臣撰。良臣字际明,又字惟圣,浙江余姚人(余姚明清属绍兴府,故《四库提要》又谓之会稽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前后序及跋皆题万历己丑、辛卯年(万历十七、十九年即1589年、1591年),可知其

  • 琴谱合璧

    十八卷。清和素取明杨抡之《太古遗音》重新编译。和素为满州镶黄旗人,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其它不详。杨抡本是金陵琴工,辑旧谱为书。其意本以为古之雅乐不过如此,而不知雅乐本有俗的一面,所谓大雅若俗。但杨抡的指

  • 枫窗小牍

    二卷。宋袁絅撰,袁颐续。二人因史无记载,生卒年、仕履生平俱不详。书中所记皆汴京故事,如艮庙、京城、河渠、宫阙、户口之类杂事,多可于史传参证,论是非亦皆平允。《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原无撰人名氏

  • 大学意读

    一卷。中庸意读 一卷。清萧光浩撰。书首有戴联奎、达林二序及光浩自序,次凡例,次《大学》、《中庸》源流。而《大学》卷中,有大学源流、大学文法;《中庸》卷中,有中庸源流,中庸文法。所述源流颇详晰,而注重者

  • 咏怀堂诗集

    四卷。《外集》二卷。明阮大铖(1587-1646)撰。大铖字集之,别号皖髯,安徽怀宁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著有传奇,今知者九种,现存《燕子笺》、《春灯谜》、《牟尼合》、《双金榜》

  • 国朝耆献类征

    七百二十卷。清李桓(1827-1891)编。李桓,字叔虎,号蔽堂,湖南湘阴人。以荫官至布政使。此书亦称《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或《耆献类征》。是李桓辞官居家后历时二十四年,于光绪十六年(1890)编辑成书

  • 高峰文集

    十二卷。宋廖刚(1070-1143)撰。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南剑顺昌(今福建顺昌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宣和初(1119),自漳州司录,历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权,刚论奏无所避,出知兴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