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明顾懋樊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编成于崇祯庚辰(1640),博采众说,参以己见,然多是无根据之创解。例如他认为《郑风》中的《丰》及《风雨》篇,皆齐诗,而误入于郑。《丰》诗原意是说妇人有了别的心
二十六卷。明王思义(详见《宋史纂要》)编。《香雪林集》一书,包括梅图二卷,主要收载绘画的各种梅花的形貌;包括咏梅诗词文赋二十二卷,主要收载历代文人吟咏梅花的作品;包括画梅图谱二卷,主要收载绘画梅花的方
十二卷。清王又朴(1681-1760)撰。王又朴字介山,直隶天津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池州、徽州知府。此编经传次序,均依王弼旧本,而冠以读《易》的方法,后面附有各家杂论。王氏幼读朱熹《周易
十卷。清刘然(生卒年不详)编。刘然,字简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著有《西涧初集》。此集为清初诗歌之选本,共选诗一百四十家。据集前刘然自序称“著名称雄诗坛者或阙焉,而加意表彰幽隐之士”,且“殚精研思于
九种,一百一十卷。清段玉裁撰。经韵楼为段氏书室名。该丛书收《经韵楼集》十二卷、《仪礼汉读考》一卷、《古文尚书撰异》一卷、《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三十卷、《周礼汉读考》六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附《五十
二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华父,谥文靖,邛州浦江(今四川省邛崃县)人。有《周易集义》十一卷已著录。考《宋史·儒林传》及《宋志》,魏氏著述计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
二卷。宋乐史(930-1007)撰。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初仕南唐,入宋赐进士及第,官至水部员外郎,是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著有《广卓异记》、《诸仙传》、《太平寰宇记》等书。此书系采辑《
一卷。清洪氏子孙撰。该谱为明末清初洪承畴本支宗谱。以承畴为第一世,自一世以下凡谱九世,皆本房之一支。历叙名字表号、身世略历、生卒年月、莹域山向以及妻室子嗣等。断制极为得体,可谓家乘中之善本。现存抄本。
一卷。晋谯周(201-270)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晋著名史学家。初仕蜀,后入晋,官至散骑常侍。《蜀志》称其耽古笃学,研精六经,尤善《书》、《礼》。凡所著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