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述书赋

述书赋

二卷。唐窦息(生卒年不详)撰。窦蒙注。窦息,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息“文章凌班、马”,“词藻雄赡,草隶精深”,“学究天人,才通诂训”,平生著碑志、诗篇、赋颂、章表,十余万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天宝年间所献的《大同赋》、《三殿蹴鞠赋》,晚年又著《述书赋》,且尝书唐茅山三洞景照法师韦公碑。《述书赋》共分上、下两卷,凡七千六百四十言。其上卷所述自上古至南北朝间之书体流变及能书之人;下卷则述自唐代高祖、太宗、武后、睿宗至唐明皇以下,终止于其兄窦蒙及刘秦之妹。是书约成于天宝中,首尾共历十三代,凡一百九十八人。篇末系以徐僧权等八人署证,有太平公主等十一家印记,征求有宝玩之人韦述等二十六人,有利通贸易类人穆韦等八人。《述书赋》品题叙述,皆极精核,注文尤其典雅,要言不支。其“印记”一章,兼将画印模于句下,以至成为朱存理《铁纲珊瑚》、张丑《清河书画舫》之真迹之祖。故张彦远《法书要录》称赞窦息作《述书赋》“精审旨要,详辨秘议”。历史上一度怀疑《述书赋》为窦息之兄窦蒙所著,但考证书中如“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句,又似窦息自注自书,但单文孤证,仍存旧论。《述书赋》详于古今书人,与孙过庭旨在阐释书学门径之《书谱》相得益彰,并驾书坛,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书史著作。有《法书要录》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嘉靖乙酉刊本等。

猜你喜欢

  •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

  • 黑龙江志稿

    六十二卷,首一卷,附大事记四卷。清万福麟修,张伯英等纂。盛京、吉林,于乾隆、道光两朝,先后修志,唯独黑龙江数百年来无通志书。光绪年间,北京会典馆驰檄各省督修舆图,黑龙江总纂为武进屠寄,后因俄国军队侵入

  • 象台首末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

  • 守城录

    四卷。南宋陈规、汤璹撰。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据《宋史》本传记载:靖康末,金人入侵。时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京,至蔡州,道梗而还。会剧寇攻德安府(今湖北安陆),

  • 续世说

    十卷。宋李垕(?-1179年)撰。此书又名《南北史续世说》,旧题唐陇西李垕撰。前有明俞安期序,称其书出自梁溪安茂卿,以宋本翻雕,未及印行而没,后三年,安期复得焦竑藏本,更为校正成完书。又称唐宋书目不载

  • 后集

    一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释惠洪,见《僧宝传》辞条介绍。《后集》一书所记内容,为惠洪所作赞偈铭三十一首,渔父词六首。以及不著姓名而附入的逸序。此书展示了惠洪生活情趣和个人爱好,尤其是在文学方面

  •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大意】东汉王逸所作,仿《九歌》而成,代言体形式,通过怀念屈原而抒发悲愤的情怀,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比喻和

  • 化学阐原

    十五卷目录一卷。法国毕利干(详见《化学指南》口译,承霖王钟祥笔述。这是继《化学指南》之后,毕利干翻译的又一部化学专著。《化学指南》为启蒙之作,仅论述了各种化学元素配合的方法,但未能详述其间的理由;《化

  • 补拙山房诗钞

    十卷。清张定鋆(约1789-?)撰。张定鋆字竹淦,江苏常熟人。他素以隐士居,曾与咸丰状元翁同和做“父子游”。著述等身,著名者有《四书训解参证》、《三余杂志》等。年逾古稀,亲手删定了《补拙山房诗抄》,收

  • 中峰应制稿

    一卷。《文选》六卷。明董撰。生卒年不详。董,字文玉,浙江会稽(今杭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以忤刘瑾出为成安知县,迁刑部主事。瑾诛复故官。历侍读左谕德、侍讲学士,迁詹事,兼学士,进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