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鉴地理通释

通鉴地理通释

十四卷。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历任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尚书兼给事中等。博洽多闻,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音韵学无不造诣精深,而于史地考证之功尤为切实可据。著有《汉书艺文志考证》、《汉制考》、《通鉴地理考》、《通鉴地理通释》、《玉海》、《词学指南》、《深宁集》等,凡二十余种,六百余卷。是书以《通鉴》所载地名,异同沿革,最为纠纷。而险要厄塞之措置,则每关国家之防御成败,因各为条例,厘定成编。卷一至卷三为历代州域总叙;卷四为历代都邑考;卷五为十道山川考;卷六为周形势考;卷七为名臣议论考;卷八至十一为七国形势考;卷十二为三国形势考;卷十三为晋宋齐梁陈形势考、河南四镇考;卷十四为东西魏周齐相攻地名考、唐代河湟十一州考、后晋十六州考。虽题曰《通鉴地理通释》,所考并不限于《通鉴》所载地名,实是泛考古今地理。征引浩博,考核精确,叙山川险要、战守利害,尤得要领。元刊明正德三年(1508)修补本收入《玉海》,尚有浙江书局本,成都省古堂本同被收入。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收入《学津讨原》中。汲古阁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博古斋影印本收入《津逮秘书》中。另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学海类编》本。

猜你喜欢

  • 尚史

    一〇七卷。清李锴撰。李锴字铁君,镶白旗汉军,自署襄平,即盛京辽阳州地人,大概为其祖籍所在。康熙中,邹平人马骕作《绎史》,采摭百家杂说,上起鸿荒,下迄秦代,仿袁枢纪事本末之体,各立标题以类编次,凡所引证

  • 读诗考字

    二卷,补一卷。清程大镛撰。大镛字韵生,江苏清河(今江苏省淮阴县)人。此书对群经引《诗》而字有不同者,汇而别之,共分为十三考:一、《四书》引《诗》异字考;二、《左传》引《诗》异字考;三、《礼记》引《诗》

  • 五音复字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复字”即重言字。是书依平水韵标目,取古韵的重言字,分韵隶之,并详加注释。搜采丰富,然条理不甚清晰,颇失于破碎繁琐。有《函海》本。

  • 赏雪堂真迹

    四卷。未著刻者姓名。该帖皆为苏东坡书迹。其中第一卷收《秋柳吟》;第二卷收《天际乌云帖》、《次韵王晋卿送梅花诗》、《屏事斋居简》、《渔父破子》;第三卷收《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第四卷收《祭黄几道文》、《

  • 西湖扇

    清丁耀亢(详见《表忠记》)撰。此剧演武林中人顾史与女子宋湘仙姻缘始末之事,宋湘仙游湖将扇丢失,顾史得此扇,与所眷妓女宋娟娟共和诗。适值后金南侵,宋湘仙、宋娟娟皆被金兵掳走,宋湘仙旋出家为尼,宋娟娟配正

  • 韵镜

    一卷。现存最早的韵图。作者已不能确知。传本卷首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麟之识语,及他在嘉泰三年(1203年)的序。此书的成书年代历有争论,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云:“等韵图肇自唐代,非宋人

  • 曹太史含斋集

    十六卷。明曹大章(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曹大章,字一呈,号含斋,江苏金壇(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废疾罢。是集凡十六卷。其中文十三卷,诗三卷。其文多为

  • 梅里志

    十八卷。清杨谦纂、李富孙补辑、余弼续补。杨谦,字未孩。嘉庆五年(1800),郡守伊小尹师以郡志久未纂修,延邑人士共事编辑。聘李富孙、李文朴分纂之,时设局于鸳湖书院,朝夕商榷。得悉杨文朴先人杨谦纂有《梅

  • 国史补

    见《唐国史补》。

  • 德安府志

    ①十二卷,明马仑纂修。马仑,字汝载,四川西充人,官德安府知府。府志可考者,宋庆元四年(1198),傅严纂《郧城志》十二卷。明知府范理修正统志,知府王玺修成化志,先后皆佚。马仑来守德安,适草奔初平,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