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林诸集

道林诸集

不分卷。明蒋信(1483-1559)撰。蒋信字卿实,号道林,常德(今属湖南)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四川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建正学、文明书院。后以病告归,筑舍讲学,从学者云集。他初无师授、后师事王守仁,继又师事湛若水,其学受湛若水的影响较多。此书为在桃冈时与诸弟子讲学所用,由其门人章评所刊。书首为《古大学义》,专解释《大学》;次为《桃冈讲义》,摘取《论语》、《孟子》诸条,附以论断;又为《桃冈日录》,是与门人问答语录;再又为《桃冈训规》,即读书日程;《传疾录》,则为疾痛时所记;卷末有附谈一则。其书主要是论说自己的学术观点。他在书中认为,理气人性贯通无二,不是有个气,又有个理,“天之神理”就是“元气”。心也是气,心的虚灵知觉,乃气之至精者。心才喜,容色便喜;心才怒,容色便怒。由此可见心与气原本贯通。心也是性,生生之心,便是天命之性。不是有个心,而又有个性。心之活泼处便是性,故性从心生,指生生之心而言。因气有清浊刚柔,参差不齐,故形生神发,五性感动后,人有智愚、贤不肖、刚柔、善恶等许多不同。其中智者、善者是性,愚者、恶者也是性,因而性有善有恶。并认为,先儒以美恶不齐为气质,性是理、理无不善,那是在气质之外另寻找理。强调不能把性分为气质之性和天命之性。认为心无时不动,独正是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即所谓“几”,圣贤戒慎正是于此处精一。静坐仅是为初学者开方便之门,使其收拾放心,认得此心,好教他就动处调习,而不是教人摒弃日用、离开事物做功夫。蒋信为楚中王门学派中的重要人物,此书为该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 砚北易钞

    十二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十六年(1751)被赐予吏部侍郎。该编采用注疏本,以程《传》及《本义》为主,同时也杂采诸家之说加入其中。其中以

  • 易学全书

    五十卷。明卓尔康撰,《四库全书》已著录,内容详参十二卷本。此本为稿本,凡五十卷,内容完备。刘思生称此为原稿,较之十二卷本更为珍贵,故录此以备参考。今存稿本。

  •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

  • 春秋提纲

    不分卷。清刘景伯(1795-?)撰。景伯字石溪,内江(今四川内江)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挑,官新都学使。潜心经学,尤深于《春秋》,著有《枕经堂文集》四卷,《春秋提纲》是集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二十

  • 七家后汉书

    二十一卷。清汪文台(1796-1844)辑。汪文台字南士,安徽黟县人,博览群书,著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论语外传》、《淮南子校勘记》、《英吉利考略》等书。流传至今的范晔《后汉书》撰成之前,记东

  • 襄垣县续志

    二卷。清李汝霖纂修。李汝霖字雨人,河北永年县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以主事用,签分户部山东司行走,同治九年(1870)改就外任,加同知衔,十三年(1874)选授襄垣知县。光绪初年李汝霖莅任,开始

  • 滑耀编

    不分卷。明贾三近(1534-1592)编。贾三近,字德修,号石葵。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事迹明史本传有载。著有《东掖漫稿》。本书皆采录寓言。名为“滑耀”,

  • 襄垣县志

    八卷。民国严用琛、鲁宗藩修,王维新、连笃敬等纂。严用琛字南翘,湖北黄岗县人。民国七年(1918)任襄垣知县。鲁宗藩字丹阶,楚北荆门(今湖北荆门)人,民国十二年(1923)任襄垣知县。王维新字希文,总统

  • 古田县志

    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

  • 海桑集

    十卷。明陈谟(?-1388)撰。陈谟,字一德,号心吾,江西泰和人,约生于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洪武三年(1370)曾校文于广东,后主奉新清节书院讲席。事迹具载《明史·儒林传》,著有《海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