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门定制

道门定制

十一卷。南宋吕元素(生卒年不详)、吕太焕(生卒年不详)合撰。吕元素,字朴庵,江原(今属四川崇庆县)人,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西蜀道士,编撰《道门定制》前五卷;吕太焕,吕元素弟子,其余不详,编撰《道门定制》后六卷。故此书为吕元素、吕太焕合撰。此书前有淳熙戊申年(1188)吕元素自序。前五卷所载为斋醮(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奉斋醮神以求福免灾)中的表状文牒的程式及符录。吕太焕所补后六卷,有嘉泰辛酉(1201年)吕太焕自序。书中记有政和玉音长吟法事及短吟法事,道君自制道词。本书应作于南宋时期,但第五卷中出现了“大元国乡贯”的字样,说明是元代刊刻之本,已非二吕所作原书,内有附益也是难免。所以《四库提要》称:“然本书纯构虚词,则增窜亦不足诘,同归于诞而已矣”。考《道藏》载有《道门定制》十卷本,题吕元素编,胡湘龙校。此书前有淳熙戊申(1188)年吕元素自序,阐述编撰《道门定制》之旨。卷一至卷五,记述斋醮所用各种章奏、表状、文牒、关疏之总论及文范,并列有天醮一千二百神位,及三皇内秘隐文、五方真文等符诰。卷六至卷八,载录设坛、安宅、安坟、祭祀、诛邪、祈雨等各类醮仪。卷九卷十,杂录斋醮所用各种神牌、牒文、榜文。全书采自六朝道书及唐代张万福、杜光庭所制斋仪,并根据当时道藏本加以校勘,又附吕元素校语多条。其书第六卷卷首有吕元素小序,谓“《定制集》备于大缘而遗于众醮,奉道深信之士,以无善本考校为不满,嘱以后集补其遗,……爰加参考,与前集为全书。”可知此书分前后二集,其前集即今本一至五卷,名《定制集》。卷六至卷八有嘉泰辛酉(1201)吕元素题记。知嘉泰辛酉集成后集,以补前集之遗,而合为全书。其后集为卷六至卷十,可能为吕元素弟子所补,吕元素又为其作序及题记。但此书不载《四库提要》所述政和玉音法事等,以及“大元国乡贯”之语。又较《四库提要》著录十一卷本少一卷,说明《四库提要》所据之本可能有元人窜入之文,所以有失二吕之旧本原貌。现存明《道藏》(十卷)本,《四库提要》据安徽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

    五卷。元薛致玄(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见《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

  • 孔子集语

    三卷。南宋薛据(生卒年不详)编。薛据字叔容,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林德旸《霁山集·二薛先生文集序》称“薛氏世学盖三百年,玉成公学于慈湖杨敬仲,刊华据实,犹程门绪余,以弓冶授其子叔容。

  • 解颐新语

    八卷。明皇甫汸(1497-1582)撰。其生平详见《百泉子续论》辞目。是编皆为其说诗之语,分为“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等八门。自称匡鼎说诗,人为解

  • 卦气续考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著有“卦气直日考”,对汉人卦气直日说进行考辩。但没能对旧说进行匡正,亦没有推衍六十四卦之义蕴,故又作此书进行补充。作者认为出于《易纬·乾元序制记》中的“卦气起中孚”说为后人伪作,不

  • 三滩记

    一种,清陆次云撰。陆次云,字云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江阴知县,有惠政。著述甚富。著有《湖儒杂记》、《澄江集》、《玉山词》等三滩为五溪之险滩,名为猛虎跳涧、满天星、大王滩。五溪之

  • 立山词

    一卷。清张琦(1764-1833)撰。张琦初名翔,字翰风,又字宛邻,阳湖(今江苏常州)人。道光举人,先后出任章丘、馆陶等地知县,任上均有政绩。工于诗文,擅长书法,舆地之学尤其所长,曾撰《战国策释地》,

  • ■■亭集

    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清祁隽藻(1793-1866)撰。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后改为实甫,号春甫,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初,以

  • 读春秋管见

    十四卷。清罗典(生卒年不详)撰。罗典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鸿胪少卿。《读春秋管见》一书,纯粹以作者本人的主观臆见解经,既不守《春秋》

  • 白虎通义

    十卷。东汉班固(32-92)撰。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杰出史学家、文学家。班彪之子。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潜精研思”(《后汉书·班固传》),继撰其父所著《史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