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遵义府志

遵义府志

四十八卷,清平翰创修,黄乐之主修,郑珍、莫友芝纂。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县人,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黄乐之,顺德人,举人。郑珍(1806-1864),字子伊,晚号紫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五年(1825)恩贡,十七年(1837)举人,官古州厅和荔波县学训导。清代著名学者与诗人,崇尚考据,精于经学,善诗,为晚清宋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古今文献》、《仪礼私笺》、《说文新附考》、《经说》、《说文逸志》、《荔波县志稿》等。莫友芝(1810-1871),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山人。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善长于汉、宋两学及名物训诂、目录版本之学,著有:《郘亭经学》、《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古刻钞》、《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黔诗纪略》等。遵义自汉设群牁郡后,郡人尹道真,开创西南文学之先河,唐设郎州,宋设播州,逮及元明,虽迭有兴革,号为大郡,都志最古者,为顾炎武方舆纪要夷牢水注下所引,今不得复睹。清康熙中邑宰陈瑄奉敕修志,三月纂成。其书简略不足观。道光中平翰来守斯郡,始议重加纂辑,聘郡人郑珍和独山莫友芝主纂。历时三年,遂成此志。《遵义府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全书四十八卷,三十三目,分为:卷一图说、星野,卷二建置,卷三疆域附形胜,卷四山川,卷五水道考,卷六城池附街坊村场,卷七公署,卷八坛庙附寺观,卷九关梁,卷十古迹附蒙墓,卷十一金石,卷十二户口,卷十三至卷十四赋税附关榷、杂税、经费、积贮,卷十五蠲恤附养济院、养育堂、漏泽园,卷十六农桑,卷十七物产,卷十八木政,卷十九坑治,卷二十风俗,卷二十一祥异,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学校,卷二十五典礼,卷二十六兵防附驿递、马政,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职官,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宦绩,卷三十一士官,卷三十二选举,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八人物:列传、列女传、寓贤、方伎,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一纪事:周秦至五代、宋至明、国朝,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六艺文:诏敕、奏疏、露布、记、序、碑记、文、檄、教、论、难、考、辨、书后、墓志铭、赋、颂、铭、诗,卷四十七杂记,卷四十八旧志叙录。此志中征引前籍四百余种,并导源究委,实事求是;体裁并有,自不专价一家;随事发凡,亦不承袭故习。从此志内容看,精博为各方志之冠,为贵州方志中的上乘佳品。有光绪十八年(1892)补刻本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刘千俊补刻本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 柞蚕简法补遗

    一卷。附图说十二条。清董祥熊(生卒年不详)撰。董祥熊在光绪末年任安徽劝业道。董在刊行自己的《柞蚕简法》一书之后,派人到河南鲁山进行调查柞蚕生产情况,将调查结果作为补充编入书中,并附有图,这就是《柞蚕简

  • 观画百咏

    四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叶德辉生平事迹见《观古堂诗录》。在本书中叶德辉举其所藏所见之著名遗迹,上至两汉石刻,迄于元、明、清,而加以评论,以七言绝句咏之,并自注为之考证。书中谓天堂地狱之

  • 辨字通考

    四卷。清王在镐(生卒年不详)撰。在镐字西周,太原(今属山西)人。是编为纠正当时楷书的书写混乱而作。自汉唐以来,帖写迭兴,后人袭之,字学因之以讹;又乡村塾师以及农工商贾,非求简便,即求新奇,参差其画数,

  • 三国史瑜

    八卷。明张毓睿编撰。毓睿字圣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陈寿《三国志》中所记重大事件摘录下来,分门归类,加以评语。凡《晋书》中属曹魏的史事,亦摘录以补其阙。《四库全书总目》载读

  • 留书别集

    二卷。明章世纯(生卒年不详)撰。章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学识渊博,举天启乡试,任柳州知府。著有《章柳州集》、《治平要略》、《四书留书》、《已未留》等书。此书分为《内集》一卷,凡四十三篇,每篇

  • 异苑

    十卷。南朝刘敬叔(?-约470)撰。刘敬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初任中兵参军,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后为刘毅郎中令,因事得罪刘毅,被毅奏告,免官。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去世

  • 龙冈山人古文抄

    十卷。《紫藤花室骈文》四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字叙澄,号右臣,同治进士,官户科掌印给事中,生卒年及藉里失详。道光以后,清代治古文者,多师法桐城,以方苞,姚鼐为宗。桐城古文,律严制雅,但

  • 六湖遗集

    十二卷。清张文瑞(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张文瑞字云表,号六湖,浙江萧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官青州府同知。其诗共分十二集。所作以秀润为工。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博约斋经说

    三卷。清末潘任撰。潘任字毅远,号希郑,江苏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虽分为上、中、下三卷,实际上经说止十篇。每篇之下,往往附有评语,或“黄元同先生曰”,或“俞曲园先生曰”,可能

  • 容甫先生遗诗

    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生平详见《尚书考异》(辞目)。该集为刘台拱写定,其子汪喜孙刊印。补遗一卷,为汪喜孙所辑。又录黄景仁、郑虎文、孙星衍、程让堂等投赠哀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