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郋园小学四种

郋园小学四种

二十二卷。叶德辉(1864-1927)撰,叶德辉字焕彬,亦称奂彬,又字奂份,号直山,又号渲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次年返乡里,从事著述,广罗群籍,于目录校勘学、音韵训诂学造诣颇深。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学术上的问题从不轻下己意。平生著述丰富,著有《周礼郑注改字考》六卷,《仪礼郑注改字考》十七卷,《礼记郑注改字考》二十卷,《春秋地名异文考》六卷,《春秋三传人名异文考》六卷,《考经述术》一卷等,均传于世。叶德辉对许慎《说文》之学造诣尤深。著有《说文解字故训》、《六书古微》、《说文读若考》、《同声假借字考》、《说文籀文考证》等。叶氏对许慎《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时方法特殊。《说文》以大徐本为最好。但从毛晋汲古阁刻许慎《说文解字》后其他刻本剜改较多,与徐氏之《说文》相去甚远。至清中叶、乾嘉诸儒校勘《说文》颇勤,然而多依顾野王的《玉篇》、陈彭年的《广韵》、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等经书正义,或征引唐人类书中所引资料进行校释。他们并不知道唐宋人在引用过程中对原文更改较多,更不知各书中多有将《字林》杂入《说文》的讹误。因此,经清儒校勘的《说文》资料虽然繁富,但疑误之处也不少。叶德辉校注《说文》能独辟蹊径,其方法是多用本书自证,辅以秦汉人对先秦经典的注释,进行校注。一扫用他书校许书的传统习惯。这样校勘对于探索《说文解字》中有关字的本义,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当然叶氏之说也未可尽信。《郋园小学四种》目录:《六书古微》十卷、《说文读若考》八卷、《同声假借字考》二卷、《说文籀文考证》二卷。有民国辛未观古堂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古文奇赏

    一百二十二卷。明陈仁锡(1579-1634)编。陈仁锡字明卿,号芝台。长洲(江苏苏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七年,因忤魏忠贤而被削职为民。崇祯初复召,官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系辞十篇书》等多部

  • 上生集

    八卷。明秦(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秦,字日上,一字广斋,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诸生。上生为其号。此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圬所刻。前四卷为诗,后四卷为文。前有小传称,其长斋绣佛,趺坐焚修。为耽于

  • 异物汇苑

    ①五卷。旧本题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才学富赡,好为诗文。明“后七子”之一。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世说新语补》、《画苑》、《书苑》等

  • 洛阳牡丹记

    一卷。宋欧阳修(详见《诗本义》)撰。《洛阳牡丹记》分为三篇。花品叙第一,主要记叙牡丹花之产地多处,但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次论洛阳牡丹第一的原因,一反俗论;后列牡丹名品姚黄以下二十四种。花释名第二,先

  • 墨娥小录

    无卷数。明无名氏撰。主要杂记修真养性等。其中卷三题为“饮膳集珍”,卷八题为“种植怡情”,卷十三“禽畜宜忌”均属农学方面内容,还有文府、博古、艺术、历法、香谱、牙牌、汤茗、医法、悟真、丹房、方术等方面内

  • 半洲稿

    四卷。明张经(?-1555)撰。其卷首题为蔡经,系其未复姓时所刊。张经,字廷彝,侯官(今属福建)人。生年不详。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改左

  • 豫军纪略

    十二卷。清尹耕云撰。尹耘云生卒年不详,字瞻甫,号杏农,江苏睢宁人,后迁桃源。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任礼部主事,后任河南河陕汝道。捻军起义后,河南巡抚李鹤年组建毅军和嵩武军共两万余人,和捻军作战。

  • 答问

    一卷。明释德清撰。《答问》一卷主要就佛学中的诸问题,自问自答,以阐发其自身见解。书中所列问题,一般均为当时学法之人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故对当时法界学人有一定的破迷执法作用。现见载版本有明万历丁亥刊本。

  • 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南唐徐锴(其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

  • 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