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大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而《释大》则搜辑多达一百七十六字,各依所隶之字母汇聚而训释之。此书运用因声求义方法,以“大”义为例,展转孳乳,探索语义发展规律,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据其自注,当有二十三篇,现在只存见、溪、群、疑、影、喻、晓、匣八篇。前七篇是罗振玉所得王氏手稿,有王氏自注;后一篇是王国维从王氏杂稿中清理出来的草稿,没有自注。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曰:“观先生遗稿,似尚欲为《释始》、《释君》诸篇而未就者,殊不无饿空之憾。然雅诂之繁,固不能一一为之疏释,先生盖特取《尔雅》首数目释之,以示声音相通之理,使学者推而用之而已。然则此书苟完,《释始》、《释君》诸篇苟存,亦不过示后人以治训诂之矩矱,而此残稿足以为后人矩矱者,固亦与完书无以异,盖大家之书,足以启迪来学者,固不以完阙异也”(《观堂集林》卷八)。其书“关于大字之释,如冈、山脊也,亢、人颈也,二者皆有大义。故山脊谓冈,亦谓之岭,人颈谓之领,亦谓之亢。强谓之刚,大绳谓纲,特牛谓之,大贝谓之魧,大瓮谓之,其义一也。冈、颈、劲一声之转,故强谓之刚,亦谓之劲;领谓之颈,亦谓之亢。由‘冈’之一字,孳乳为‘亢’、‘岭’、‘领’、‘纲’、‘刚’、‘’、‘魧’、‘劲’、‘颈’、‘’十字。则一百七十六字之孳乳,使牙喉八母之字,得以大备,并由此可知牙喉八母之字,皆有大之义,亦言语学上可以研究之一事也”(《中国训诂学史》)。是书收在《高邮王氏遗书》中,《高邮王氏遗书》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罗振玉经营付刊。

猜你喜欢

  • 可园词存

    四卷。清陈作霖(详见《可园诗存》)撰。四卷分别名为“炙簧新谱”、“琴心阁忆语”、“洗红簃曼词”、“花枝楼梦吟”,是作者六十岁以后所作,写家园伤心,诉肠哀楚。本书附于《可园诗存》之后,有宣统二年(191

  • 遁盦印学丛书

    十九种、四十二卷、附录二卷。清吴隐编。述历代摹印源流著作之书,有道光间顾氏《篆学琐著》,此书也属这一类。顾氏之书从唐李阳冰记起,此书则起于明代,凡顾氏所辑者不复列入,可以补顾氏之不足。从文彭《印史》万

  • 彩笔情词

    十二卷 明张栩编。张栩,字叔周,号梦予,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当为万历、天启时人。据张栩自序云,此书为继六观堂刻《青楼韵语》而作。《青楼韵语》只载录妓女情诗,而《彩笔情词》则扩大其范围

  • 皇清经解

    一千四百一十二卷。题阮元编刊。按,阮氏创编此书未成,移督滇黔,因属严杰成之,最后由夏修恕刊成,这时已是道光九年了。首有修恕的序,以著书人先后为次,收有顾炎武、阎若璩、胡渭、万斯大、陈启源、毛奇龄、惠周

  • 曾文正公帖

    一卷。清许振讳刻曾国藩之书。许振祎字仙屏,为曾国藩之门人,在曾幕府中四年。咸丰九年(1859)驻军抚州,许振祎求曾国藩书此册。内容有杜甫、苏轼、陆游七绝各一首。自为评跋。苏轼五言古诗二首,黄庭坚七言古

  • 说文字原集注

    十六卷。清蒋和(生卒年不详)撰。蒋和字仲和,号醉峰,金坛(今属江苏)人。初以太学生充四库书篆隶校对,赐举人,补国子监学正。著作尚有《说文字原表》、《汉碑隶体举要》、《学书杂论》、《学画杂论》等。《说文

  • 易经图说辨正

    二卷。清彭申甫撰。详见《周易解注传义》。

  • 蟫史

    清屠绅(1744-1801)撰。屠绅字贤书,号笏岩,又号磊砢山人,磊砢山房主人,江苏江阴人。乾隆进士,历任云南师宗县知县、广州通判等职,嘉庆六年,在北京得暴疾卒。屠绅喜欢吟诗作文,与当时著名文人洪亮吉

  • 读杜愚得

    十八卷。明单复撰。单复,字阳元,会稽(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传闻异词,未详孰是。是编前有宣德九年(1434)黄淮序

  • 三易注略

    四卷。清刘一明撰。一明系道士,号悟玄子、素朴散人,中年慕道,游学于三秦,自称其居“自在窝”。其易学传自龛谷。据自序,其书有图有注,注分羲易、文易、孔易三部。今存本仅有上经二卷、下经两卷,各载卦爻辞解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