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野叟曝言

野叟曝言

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1705-1787)撰。夏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苏江阴人。诸生。博学多才,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又广泛涉猎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崇尚程朱理学,斥黄老与佛学为虚妄。为人刚直,仕途不得志,终生大部分时间是著书。有《纲目举正》《经史余论》、《唐诗臆解》、《医学发蒙》及《浣玉轩诗文集》等。《野叟曝言》是其苦心经营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乾隆中叶。作者自谓野老无事,曝日闲谈,是书名来源。该书卷帙浩繁,约百万字。叙述明代中叶“当朝第一贤臣”、苏州大儒文白(素臣)走遍南北东西,斩妖邪、灭佛道、平反王、除奸佞,终于拜相而致国泰民安的故事。作者意旨在于借文白的伟业,表现理学家的“治世理想”,歌颂他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多有作者自己不得志的宣泄寄托。该书中的中心人物文白,是一个被浓墨重彩理想化描写的人物,被作者拔高至一种玄虚的境地。他文能经邦,武能定国,在佛道二教猖獗引起社会动乱的危难之秋,立志力挽狂澜,所向无敌,甚至衣服可以抗拒妖物,身体能压死狐精,殊为荒诞不经。虽然在文白身上也显示有主持正义、慷慨赴难等传统英雄美德,但因其臆想色彩太重而显苍白。尤为奇怪的是,该书以标举理学为宗旨,却掺杂了不少庸俗的色情描写,内容比较复杂。从艺术上看,作者熟谙小说创作技巧,情节构设曲折,语言流畅。又多处显示才学,其凡例言:“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无所不包。鲁迅评:“意既夸诞,文复无味,殊不足以称艺文,但欲知当时所谓‘理学家’之心理,则于中颇可考见。”(《中国小说史略》)但其书在当时颇有影响,亦代表清代小说一种创作倾向,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该书原以抄本流传,最早刻本是光绪辛巳(1881)毗陵汇珍楼刊活字本,二十卷一百五十二回。光绪壬午(1882)申报馆排印本,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为全本。1994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排印出版绣像本,并保留知不足斋主人评语和夹批,少数文字有删节。

猜你喜欢

  • 钟鼎篆韵

    七卷。元杨銁(生平不详)撰。杨銁字信文,临江(今江西清江)人。是书系夏商周彝器文字之汇编,依《唐韵》编辑而成。共采金石器物三百零八件,凡四千一百六十五字,计上平九百五十七字,下平六百八十二字,上声一千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西泠五布衣遗著

    五种,二十二卷。清丁丙(详见《武林掌故丛编》)。丛书收丁丙乡人先哲诗文著作五种:吴颖芳《临江乡人诗》四卷《拾遗》一卷、丁敬《砚林诗集》四卷《拾遗》一卷《印款》一卷、金农《冬心先生集》四卷《续集》一卷《

  • 梅花梦

    清张道撰。张道,生卒年不详。作者在十七岁时,曾以明代扬州女子小青故事为题材作杂剧,咸丰八年(1858)冬天,偶然检出旧稿,因不满意少年时所作作品,故将旧稿重新改写为传奇,即《梅花梦》传奇。卷首有同治元

  • 玲珑帘词

    一卷。清吴焯(1676——1733)撰。吴焯,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今杭州市)人。焯性嗜藏书,多藏宋元善本,其藏书楼“瓶花斋”称名当世。焯与词人厉鹗为挚友。其词婉约隐秀,律吕谐合,精于上、去、字音之别

  • 禹贡元珠

    一卷。明俞鲲撰。其生卒年不详。鲲字之鹏。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禹贡元珠》多取蔡沈传注加以删繁就简,诠释经文字句,于山川地理间有考证,但不甚竟究原委。书末附“九州总歌”、“导山导水歌”、“九

  • 超然诗集

    八卷。清张远(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超然,号无闷道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幼孤,从母陈氏学习诗书,及至青壮年,学贯经书史集,下笔有奇气,为避耿精忠乱侨居常熟。曾挟策游四方,

  •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 松风余韵

    五十一卷。清姚宏绪(约1704前后在世)编。姚宏绪号听岩,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辑有《松风余韵》。是集凡五十一卷。所选上自六朝,下迄明代,凡云间诸人之以全集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