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西清古鉴

钦定西清古鉴

四十卷。清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裘曰修、金德瑛、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城等十一人奉敕编撰。另有监理二人,摹篆二人,绘画七人,缮书四人,校刊六人,监造五人。梁诗正(1697-1765),字养仲,又字芗林,谥曰文庄,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雍正七年(1729)进士。乾隆年间,曾先后任户部、兵部、吏部、工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掌翰林院学士。曾受命编选《唐宋诗醇》,充续文献通考馆总裁,草定《续文献通考》等馆体例。其著作除奉敕编撰《西清古鉴》外,还有《矢音集》。蒋溥(?一1761),字质甫,号恒轩,谥曰文恪,常熟(江苏常熟市)人。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领户部事。其为人性格纯厚,机警、聪明过人,精心奉职,善写生。奉敕与梁诗正等编撰《西清古鉴》。是书为乾隆十四年(1749)十一月七日奉皇帝之命而编撰。卷一至卷七,主要记载商、周、汉三代各种鼎物二百三十四器。其中商代记载商祖鼎以下二十七器,周代记载文王鼎以下一百六十六器,汉代记载定陶鼎以下四十器。卷八至卷十一,主要记载商、周、汉、唐各种尊物一百五十八器。其中商代记载父乙尊以下十七器,周代记载乙公尊以下一百三十一器,汉代记载鸠尊以下七器,唐代记载龙凤尊以下三器。卷十二,主要记载商、周两代各种罍物十七器。其中商代记载父癸罍一器,周代记载父巳罍以下十六器。卷十三至卷十四,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的各种彝、舟三十七器。其中商代记载父乙彝以下四器,周代记载召夫方彝以下二十八器,周代记载雷纹舟以下五器。卷十五至卷十七,主要记载商、周各种卣九十五器。其中商代记载父丁卣以下七器,周代记载貉子卣以下八十八器。卷十八,主要记载周、汉、唐各种瓶十七器。其中周代记载亚戟瓶以下四器,汉代记载葵花瓶以下九器,唐代记载龙凤双管瓶以下六器。卷十九至卷二十二,主要记载商、周、汉三代各种壶一百七十三器。其中商代记载父已壶一件,周代记载月壶以下七十五器,汉代记载鱼壶以下九十七器。卷二十三,主要记载周代爵、斝,商代觚,共四十六器。其中周代记载亚爵以下四器,周代记载带斝以下十三器,商代记载父甲觚以下十四器,周代记载鬲觚以下十五器。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主要记载周代各种觚八十七器。卷二十六,主要记载商、周、汉三代各种觯、角、斗、勺、卮,共五十器。其中商代记载祖已觯以下八器,周代记载庚觯以下三十四器,周代记载子孙角以下三器,汉代记载钱文斗一器,五代记载布泉斗一器,周代记载龙勺一器,汉代记载螭耳卮以下二器。卷二十七至卷二十八,主要记载周代各种敦四十九器。卷二十九,主要记载周代的簠、簋、豆、铺,记载汉代鏊共四十二器。其中记载周代季高簠以下十六器,记载周代娈姬簋以下七器,记载周代百兽豆以下十七器,记载周代旅铺一器,记载汉代提鏊一器。卷三十,主要记载商、周、汉三代各种甗、锭、镫二十七器。其中商代记载祖丁甗一器,周代记载克甗以下二十三器,周代记载素锭以下二器,汉代记载圣得镫一器。卷三十一,主要记载商、周、汉三代各种鬲、鍑、盉、冰鉴等六十一器。其中商代记载祖癸鬲一器,周代记载太公鬲以下十五器,周代记载弦纹鍑以下五器,汉代记载金鍑以下七器,商代记载祖辛盉一器,周代记载邢侯盉以下二十八器,周代记载冰鉴以下四器。卷三十二,主要记载周、汉各种匜、盘、鋗四十九器。其中周代记载司寇匜以下三十器,汉代记载注水匜一器,周代记载丁亥盘以下七器,汉代记载蟠夔盘以下十器,周代记载素鋗一器。卷三十三,主要记载周、汉各种洗、盂、盆五十五器。其中周代记载弦纹洗以下二器,汉代记载严氏洗以下三十八器,周代记载素盂以下二器,汉代记载宋盂以下十二器,汉代记载双鱼盆一器。卷三十四,主要记载周、汉的量、区、钟、斗、瓿、缶等三十八器。其中汉代记载素量一器、长区一器,汉代记载食官钟以下四器、记载纯素方斗一器,周代记载夔龙瓿以下十二器,汉代记载兽环瓿以下十六器,记载周代素缶一器。卷三十五,主要记载汉代的各种盦、鐎斗、奁、罐、臼等二十六器。其中汉代记载螭耳盦以下六器、龙首鐎斗以下九器、带纹奁以下七器、澡豆罐以下三器、双螭臼一器。卷三十六,主要记载周、汉各种钟、铎、铃四十八器。其中周代记载特钟以下三十三器,汉代记载角钟以下九器,周代记载乳铎以下二器、汉代记载檐铎以下二器、风铃以下二器。卷三十七,主要记载周、汉的錞、戚、铙、鼓等三十四器。其中周代记载虎錞以下四器,周代记载舞戚以下六器,周代记载舞铙以下十器,汉代记载铜鼓以下十四器。卷三十八,主要记载周、汉、唐的刀、剑、弩机、符、钁、杠头、仪器饰、杖头、镦、鸠车、表座、砚滴、书镇、糊斗、炉、匕首等五十七器。其中周代记载鸾刀一器、服剑以下三器,汉代记载弩机二器、虎符一器、雕首钁以下二器、云纹杠头以下二器、仪器饰以下五器、鸠首杖头一器、立熊镦七器,唐代记载鸠车一器、飞熊表座三器,汉代记载龟砚滴以下四器,唐代记载天鸡砚滴以下二器,汉代记载天禄书镇以下三器,唐代记载糊斗以下三器,汉代记载博山炉以下九器,唐代记载蟠螭炉以下六器,周代记载匕首一器。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主要记载汉、唐的各种鉴。其中汉代记载尚方鉴五十八器,唐代记载十二辰鉴以下三十五器。以上各卷所记之古器物,皆为清王朝内府所收藏。编纂《四库全书》时,均按器绘图,因图系说,比较详细地说明各种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等,对古器物上的铭文,各为释文。其体例效仿《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二书。且绘图精确,不失毫厘,为以上二书之图所非能比。至于考证,虽然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但根据《经史正误析疑》,又非诸家所能及。驳斥历代著家谬误,解释疑难,补充遗漏,使三代古器物如在目前。现存光绪三十四年上海集成图书公司仿殿本石印本、同文局本、内府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著,沈岱瞻(生卒年均不详)辑。沈岱瞻字瞻,淞南(今属江苏)人,约康熙时人。顾炎武死后,当时知识分子群体中以王猷定、顾有孝、陆圻、王锡阐、吴任臣、戴笠等21人为

  • 兵垣四编

    六卷。明闵声辑刻。闵声字襄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闵氏所刻书甚为精美,世称“闵板”。据此书后闵映张《跋》称其从父襄子自束发读书以来,即有经世济民之志,仰慕古之侠烈丈夫。后辽东事起,明军屡屡败北,羽书

  • 峨边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李宗锽等修,李仙根纂。李宗锽,曾知峨边县事。李仙根,荣县人。峨边旧无志,兹编为创始。《峨边县志》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共四卷,分十二门,依次为方域、建置、食货、礼俗、官员、乡员、

  • 群经补证

    十八卷。清桂文灿纂。桂文灿生平见《经学博采录》。是书无序言和凡例,共《易》有十条、《书》有十三条、《诗》有二十八条、《周礼》十三条、《仪礼》二条、《小戴记》二十四条、《春秋左传》一百四十条、《公羊传》

  • 铜人针灸经

    七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该书《提要》以为此书即宋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人离析为七卷。又有人考证为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中《针经》而成六卷,另附唐人佚名之撰《针灸禁忌》一卷。本书卷一论

  • 周易择言

    六卷。清鲍作雨著。鲍作雨字云楼,瑞安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著有《六吉斋诗钞》。作者治易讲求义理,参汇诸家之说,而不在乎是宋学还是汉学。他认为六十四卦皆从乾坤出,坤卦又从乾卦出,乾卦六爻变动,生

  • 江都汪氏丛书

    十三种,四十三卷。陈乃乾等编。陈乃乾(1896-1971),浙江海宁人。历任中华书局、北京古籍出版社等局社编辑、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及大学教授。在版本学、目录学、索引学方面颇有成就。丛书

  • 易韦

    二卷。清朱襄撰。朱襄,无锡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卷首是“易图说”,总共十二个图。朱襄以九数为河图,这是宗于刘牧的说法,但朱襄以洛书为八卦又与刘牧看法不同。其中尚占一图只有图而无说,可能

  • 太仓州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末王祖畲、钱溯耆等纂修,王祖畲续纂。王祖畲(1842-1918),字岁三,号紫翔,清镇洋县(今属太仓县)人。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河南汤阴知县。返里后历主本县及宿迁、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