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

三卷。宋钱乙(1035-1117)撰。阎孝忠(生卒年不详)整理。钱乙,字仲阳,祖居钱塘(今属浙江省),后迁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是为郓人。幼年孤苦,稍长读书,随姑父吕氏学医,曾治愈公主及皇子病,而授翰林学士,擢太医丞职。医名素著,尤精儿科,是为儿科寒凉派开山之祖。钱氏所著甚多,唯传此书,余皆散佚。此书系经钱氏门人阎孝忠整理而成,又称《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真诀》。此书上卷为脉证治法,凡八十一条;中卷为医案,二十三例;下卷载方药,共一百二十首。作者在《颅囟经》基础上,博采《内经》、《难经》、《中藏经》、《金匮要略》、《千金方》等有关脏腑辨证理论,参以自己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新颖系统的学术思想。作者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所以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不可痛击,不可大下,以免伤津液。不可滥用寒药温药,须以脏腑为纲,把握五行生克,辨证论治。钱氏此种观点,对后世儿科发展有重要影响。书中还载有大量独创之方,化古出新,颇为实用,沿用于后世,成为成药名方。书后载《阎氏小儿方》一卷,为阎孝忠撰;《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为董汲撰。世传有仿宋刊本与清武英殿聚珍本两种。前种流行较广,有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陈氏刊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铅印点校本。后种有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印张山雷笺证本。

猜你喜欢

  • 石墨镌华

    六卷。附录二卷。明赵崡编撰。赵崡,字子函,周至(今属陕西省)人。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赵崡家近汉唐故都,陕西境内多古石刻。崡性好收集石刻,经常自带纸墨访拓;朋友宦游四方所得石刻或拓本,他也广为访

  • 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打油歌等十三种

    十三卷。不著编者姓氏。此编合《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都门杂咏》、《新增》及《续增都门杂咏》、《芝兰室都门新竹枝词初集》、《都门虫语》、《都门赘语》、《都门打油歌》、《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京华

  • 十三经义疑

    十二卷。清吴浩(生卒年不详)撰。浩字养斋,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进行辨析。对经文的疏证,虽偶有可采,大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顾此失彼,不知变通之理,错讹颇多

  • 宋学商求

    一卷。附录一卷。明唐枢(生卒年不详)撰。唐枢,字惟中,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李福达罪,斥为民。少从学于湛若水,深造实践。又留心经世略,九边及越、蜀、滇、黔等险阻

  • 花草粹编

    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耀文字晦伯,河南确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进士,累官陕西行太仆卿。著有《经典稽疑》、《天中记》等。本书取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二书之首字为名,以花代唐,以草代

  • 古今医案按

    十卷。清俞震(1710一?)撰。俞震字东扶,号惺斋,嘉善(今属浙江)人。性敏慧,自幼博览群书,兼工吟咏。后因多病,转攻医学,师事金钧(字上陶),得其秘奥,医病多获良效。俞氏广泛收集历代诸家方案,上至仓

  • 郑君纪年

    一卷。清陈鳣(1753-1817)撰。陈鳣字仲鱼,号简庄,浙江海宁人。嘉庆举人。通文字训诂之学,长于校勘、辑佚,著有《论语古训》、《石经说》、《恒言广证》等。此书据郑玄本传,参以群书,排次事实,系以年

  • 景子

    一卷。周景氏撰。清马国翰辑。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谓,景氏出自姜姓齐景公之后,谥为氏。景丑、景春,皆其后裔。战国时,景氏世为楚相,或云楚之公族,别为景氏,据此景氏为齐人。《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

  • 周易翼简捷解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拾遗》一卷,附《群经辅易说》一卷。明陈际泰撰,周光德辑。此书禀承宋人图书之学以言《周易》,说河图、洛书体用相为附丽,表里互为经纬,都师羲易。首卷载古今诸图,中间十六卷是捷解,

  • 韵法直图

    一卷。作者不详。明梅膺祚作《字汇》时,取《韵法直图》和《韵法横图》附于书后,这两种韵图影响很大,仿效两图体例的作品很多。《韵法直图》梅氏序云:“韵学自沈约始,而释神珙继以等韵,列为三十六母,分为平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