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阴符经注

阴符经注

①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解释经文。或以兵家、或以道家、或以丹术释之。唐淳赞成后者,以修丹术解《阴符经》。用经文三百字本,分三章注之。经文中有杜光庭加入“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十六字。其注文先引李冲、施真人(施肩吾)、杜光庭、吕真人(吕岩)、袁淑真等前人注语,然后再附以己见,阐释内丹修炼之术。书前有金哀宗正大己丑年(1229)孟绰然序,谓注《阴符经》者,唯有唐公一人得圣人之旨。虽未免失于偏颇,但此书对于修身养生,不无参考价值。现存天一阁本,明《道藏》本。②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参同契发挥》)撰。此书原题“林屋山人俞琰玉吾叟解”。《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是俞琰道学著作之一。宋儒研究道学者,有邵雍、黄庭坚、朱熹等。俞琰本文士,兼学儒道,所以他多采用邵雍、朱熹之说,以儒家心性之说与道家养生之术注《阴符经》。经文取三百字本,不分篇章。经文中“人以愚虞圣”以后百余字,朱熹曾以为注文而未作解,俞琰录之并存。书前有元至正八年(1348)师馀序,称“是经所解,发明朱夫子所未尽言者,使夫子复起,不易之矣。”后世学者对此书亦多赞誉。其书注文简明流畅,条理清析,解说透彻,实为诸家《阴符经注》中佼佼之作。现存明《道藏》本,标名为《黄帝阴符经注》。清《四库提要》于道家类存目中著录此书。③一卷。金刘处玄(1147-1203)撰。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又称刘长生,清人避玄字讳,称刘处元。东莱(今属山东)人,王重阳弟子,全真道随山派创建人,全真道称为北七真之一。撰有《仙药集》、《至真语录》、《阴符经注》、《黄庭内景玉经注》、《道德经注》等。《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宋人研究《阴符经》者,多以兵家、道家之言释解经文,阐述强兵战胜、机变权谋之理,强调天人相生相盗、五贼、三要之旨,或阐述内丹之法,重神仙之说。刘处玄本着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的宗旨,则以“明心见性”、“返朴归真”之说释经,兼述养生修丹术。此书前有金代明昌年辛亥(1191年)二月,宁海学正范怿序,称赞刘处玄《阴符经注》:“坦然明白,易知易行”。后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者,对此书较为重视,全真道士则更以为经典。清《四库提要》道家类存目有著录。现存明《道藏》本。④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观象》)撰。《阴符经》一书,其文简古,其意玄奥,特别是“五贼”、“三盗”等说,尤为奇崛。最早为此书作注的是唐代李筌,宋代学者曾疑其为李筌所作,可知李筌所注最近经义。李光地《阴符经注》,虽然注文意义纯粹,可补他注之罅漏,又较李筌注文顺畅,但与李筌旨意颇远,经文中的语句次序,也有颠倒动移之处,后世学者对此不甚赞同,其书流传也不广泛。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根据安徽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⑤见《黄帝阴符经注》。

猜你喜欢

  • 素问吴注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

  • 南宋文范

    七十卷。《外编》四卷。清庄仲方(1780-1857)选编。庄仲方字芝阶,秀水(浙江嘉兴市)人。嘉庆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映雪楼文稿》、《碧血录》。编有《南宋文范》、《金文雅》等。此集为宋代诗文总集。

  • 庚溪诗话

    二卷。宋陈岩肖(约1147前后在世)撰。陈岩肖,字子象,自号西郊野叟,金华(今属浙江)人。宋钦宗靖康中,曾游京师天清寺,汴京失陷,其父德固遭难。绍兴初,官建康。绍兴八年(1138),以任子中词科,仕至

  • 威县志

    八卷。明张蒙正修,姜允清纂。张蒙正,山东济南人,举人,曾任威县知县。姜允清,威县人,曾任即墨县知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固安人田可井奉檄重修县志,聘本县人姜允清主纂。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

  • 粤游日记

    一卷。清王钺(1623-1703)撰。王钺,字仲威,号壬庵,诸城(今属山东)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广东西宁知县。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水西纪略》、《暑窗臆说》、《星余笔记》等。本书记

  • 易律通解

    八卷。清沈光邦(生卒年不详)撰。沈光邦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雍正年间任中书舍人。易道阴阳,律吕亦本阴阳,所以二者相互推衍,其道理可通。但易不是为律而作,律也不是为易而作,不能牵合为一。是书引律以合易,

  • 采芝堂文集

    十六卷。明陈益祥(生卒年不详)著。陈益祥字履吉,候官(今属福建福州市)人。秀才出身,少有文名,擅长史学。曾与太守袁表,司理赵世显、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又与孝廉徐之、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后与宪副

  • 满蒙汉吏治辑要

    一卷。清孟保补译。孟保,曾任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任理藩院侍郎。汉文本系高鹗撰,前已述及。满汉合璧本为通瑞翻译。满蒙汉三合本在咸丰七年(1857)译成刊行。卷首有孟保自序,其中说,他在巴里坤任内,考虑

  • 小字录

    一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性情好古,旁收博证,用力甚勤。著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小史》,《书苑精华》,《两宋名贤小记》

  • 禹贡图说

    四卷。清周之翰撰。周之翰字翙廷,湖北广济人,诸生。本书是周之翰为授徒而作,不依经文,专门解说地理,所说凡冀州二十六条,兖州九条,青州十一条,徐州十四条,扬州八条、荆州十四条,豫州十五条,梁州二十条,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