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陵县志

陵县志

①六卷。清史竑廷纂修。史竑廷字昌言,平陵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陵县知县。按陵县,汉为厌次地,晋以后为安德县,明洪武二年改置陵县,属德州,清因之。陵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邑令宋文明,此志为二修。史竑廷掌陵县,、适朝廷有檄命郡、县各修志书,以备征采。竑廷鉴于顺治元年(1644)兵燹,邑志残缺,就与邑训导冀之益、邑人康严采等,共谋续修。历三月而告成。《陵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六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政务志;卷四官师志;卷五人物志;卷六艺文志。此志地理、建置、官师三门叙述简率,遗漏过多。然艺文志占全书一半,内容甚丰,资料详备。其中收集的东方朔《侍除上林苑说》、刘子贞《崇让之论》和李东阳《吊祭之文》等资料价值较高。②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沈淮修,李图纂。沈淮,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陵县知县。七月罢去,九月复回任。其它详见道光《临邑县志》。李图字少伯,掖县人,拔贡生,候选知县。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曾著有道光《重修胶州志》,道光《平度州志》,颇有文名。《陵县志》先是沈淮前任邹惺苍,曾作重修县志引议,未集调离。而邑人以沈淮曾修《临邑县志》,请竣其事,于是延请李图为总纂,二月脱稿去,沈淮重加参订,付梓而成。《陵县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全书二十二卷首一卷,分表、志、传、记,为:卷一沿革表;卷二爵封表;卷三秩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疆域志;卷六河渠志;卷七赋役志;卷八建置志;卷九风土志;卷十古迹志;卷十一学校志;卷十二祀典志;卷十三礼仪志;卷十四兵防志;卷十五祥异志;卷十六艺文志;卷十七金石志;卷十八官师志;卷十九人物传;卷二十流寓传;卷二十一列女传;卷二十二杂记。卷首有沈淮序,凡例二十二则,图。此志基本仿照施愚山《青州府》志例,直列条目不冠纲领。其志有二大特点,一是河道图多而详实。因邑之形势水道,非图难明了,故准贾耽开方法,绘制水道图五幅;二是各志前均有小序,阐明修志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修志颇有益。③二十二卷,首一卷。沈淮修,李图纂,戴杰续纂。沈淮详见道光《临邑县志》。李图详见道光《陵县志》。戴杰字树人,江苏丹徒(今镇江)人,由监生同治九年(1870)任陵县知县。戴杰莅任后,见旧志中经兵燹,版颇有残缺,其中类多遗亡。就召集本邑绅士,遂检辑遗闻,增补重刊。并仿《登州府续志》例,将此志附正志各卷之后。《陵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此志言简事赅,表亦精详,为地方志中的佳本。另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大传礼征

    五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字楚金,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以《尚书大传》为伏生口授,其中多三代礼,后儒无类次之者,所以刘氏依《周礼·春官·大宗伯》“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以及《尚书·尧典》修

  • 李伯文诗集

    二卷。明李奎撰。李奎字伯文,号珠山。又号龙珠山人。归安(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起家力笔,官锦衣从事。奎当时不仅以诗鸣,且为贤者,尚气节。沈炼具疏弹劾严相父子,奎倾身庇之,故严世藩欲中以奇祸。奎得

  • 敝帚集

    ① 二卷。明陈益(?-1454)撰。陈益,字启行,自号行素,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明永乐间,以五经教授课徒于乡里,无功名仕途经历。学者称行素先生。著有《敝帚集》。此集系弘治十二年(1499)由其子陈

  • 春秋剩义

    二卷。清应麟(详见《易经粹言》)撰。此书摘取《春秋》经文作为标题,然后围绕这些题目各为论说。其说大抵因袭前人穿凿臆断之论而敷衍成篇,无甚新意。《屏山草堂稿》本。

  • 天潮阁集

    六卷。清刘坊(1658-1713)撰。刘坊,原名琅,字季英,号鳌石,上杭(今福建上杭)人。明云南永昌通判节愍公刘廷标之孙,户部主事刘之谦之子。刘坊二岁时父殉国,全家八十余口,仅存孤儿寡母,后母又逝,只

  • 鹤田草堂集

    十卷。明蔡云程(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云程,字亨之,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鹤田草堂集》。是集为蔡云程诗文集。凡十卷,其中文七卷,诗三卷。云程当王(世

  • 孝经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撰。张恩霨生卒及事迹不详,著述除《孝经阐要》外,还有《大学阐要》、《中庸阐要》等。是书首有自序,言“孝为生人之大本,经世之大原。古者圣帝明王之治天下,知移风易俗之规,不外资始资生之理。于

  • 龙冈山人诗钞

    二十卷。清洪良品(?-1897)撰。洪良品,湖北人,生平宦绩见《龙冈山人古文抄》条。《诗钞》之卷一、二名《檞庄集》,卷三至卷六为“崎山”、“焦尾”、“惊巢”、“巴河”诸集,卷七、八为《龙邱集》,卷九至

  • 永丰县志

    二十四卷,清夏显煜原本,付而保续修纂。付而保,字箕庵,河南嵩阳人,拔贡出身,官永丰知县。《永丰县志》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印。此志实遵康熙十年(1671)知县夏显煜所修邑志原本,略加增补,续辑而成

  • 见闻录

    八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终身隐居、杜门著述,辞官不荐。诗书画文皆通、名重一时。著述宏当,有《建文史》等三十余种。《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