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雅学考

雅学考

一卷。清胡元玉撰。元玉字子瑞,号镜珠斋,湖南长沙人,尚著《春秋名字解诂》、《汉音钩沈》、《郑许字义异同评》等。是编专门考录宋以前《尔雅》著作。卷首附“自识”。正文析为五类,首为《尔雅》注十二家,次为《尔雅》序篇一家,次《尔雅》音十五家,次图赞二家,次《尔雅》义疏二家。末为“祛惑”一篇,别录淆讹者九家。总为四十一家。每家皆汇录前人论说并附以案语,考订精核。惟谓雅学由宋衰歇,邢疏之后著作,概付阙如,有清雅学复兴以后著作悉置弗录,殊憾未备。是编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镜珠斋汇刻》本。另有北京大学1936年重刻本,该本卷尾附周祖谟编《续雅学考拟目》一卷,分校勘、辑佚、补正、文字、音训、节略、疏证、补笺、考释、释例十类,凡录目七十余家,宋以后《尔雅》著作悉行列入,足补是编之未备。

猜你喜欢

  • 樊致虚诗集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

  • 流芳录

    不分卷。明闵珪(1403-1511)撰。闵珪一作阚珪,字朝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为明代名臣,以不肯阿服刘瑾告归。卒谥庄懿。有《闵庄懿集》,收入

  • 毛诗重言下篇补录

    一卷。清徐永孝撰。徐永孝字仁甫,事迹无从考证。他发现王筠所撰写的《毛诗重言》一书对于学诗的人有较大的帮助,只是下篇中的遗漏较多,而且不少句子也没有举例加以说明。于是,他撰写了《毛诗重言下篇补录》一书,

  • 通俗字林辨证

    五卷。清唐埙(生卒年不详)撰。唐埙字益庵,别号苏庵居士,浙江嘉兴人。诸生,官至知府。是编前有咸丰六年(1856)临清洪毓琛序、自序以及后来付印时其侄孙景崙序。卷中首以所论音义总论、字画增省、音义相反诸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伦史

    五十卷。清成克巩(1608-1691)撰。成克巩字子固,号青坛。直隶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人。1643年参加明朝最后一科会试,中进士,1658年兼任户部尚书。1663年因病奏请致仕,获准返回原籍。

  • 经义杂记

    三十卷,《叙录》一卷。原名《经义杂识》。清臧琳(详见《郑氏六艺论》)撰《经义杂记》三十卷,臧庸(1767-1811)撰《叙录》一卷。此书取杂记汇编的形式,内容精深,见解独到,考证细致,颇受学界重视。清

  • 李相国论事集

    六卷。旧本题《李深之文集》,唐李绛撰。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已有说明。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朝宰相,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文

  • 古今类腴

    十八卷。未著撰者姓名。书前有吴一鹏序谓是王麟洲所作。王麟洲为王世懋之别号。此书分十门,一百二十一子目。采掇成语,以备举业之用。似坊刻之陋本,不似王世懋之作。

  • 姜斋诗话

    二卷。又本三卷。《附录》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间举乡试。明亡,曾从事抗清活动。后隐居于湘西、广东一带,治学著述。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遂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