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宜集
十卷。明王宠(1494-1533)撰。王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举不第,终于诸生。著有《雅宜集》。是集诗八卷,文二卷。其诗分体编列,而各以《正德稿》、《嘉靖稿》字系于标题之下,即约略编年之意,以自记所造浅深。今观其集,大抵才力富赡,而抑郁之气激为亢厉,亦往往失粗糙。其文则非所留意,只附存诗后而已。是集收入《四库全书·书目》。
十卷。明王宠(1494-1533)撰。王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举不第,终于诸生。著有《雅宜集》。是集诗八卷,文二卷。其诗分体编列,而各以《正德稿》、《嘉靖稿》字系于标题之下,即约略编年之意,以自记所造浅深。今观其集,大抵才力富赡,而抑郁之气激为亢厉,亦往往失粗糙。其文则非所留意,只附存诗后而已。是集收入《四库全书·书目》。
三卷。清金榜(详见《周易考古》条)撰。金榜治礼宗郑玄,采集旧闻,摭拾秘笈逸文要义,著述而成。书首有大学士大兴朱珪《序》,《序》言“新安金君,枕葄六经,尤邃于《礼》,以郑氏书为言《礼》者之舌人,而病贾、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三卷。清吴乔撰。吴乔又名殳,字修龄,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专论李商隐之诗,共三卷。“西昆”因宋杨亿编《西昆倡酬集》而得名。欧阳修《六一诗话》曾称:“自杨(亿)、刘(筠)唱和,
五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吴澜、李福沂修,汪堃、朱成熙纂。昆山为县,始于梁代,自元代方升昆山为郡。清雍正三年(1725),分昆山之地置新阳县,于是有乾隆十六年(1751)张予介等修《昆山新阳合志》
六卷。清俞樾(1821一1906)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间中进士,官编修、河南提督学政。罢官后居苏州,专心整理古籍。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管子平议》是收入《诸子平议
一卷。清陈其元撰。其元字子庄,晚号庸闲老人,浙江海宁人,诸生。历任江苏南汇、青浦、上海等地知县。该书自叙一生经历。道光末年,英兵犯浙,撰《筹边策》数千言,为林则徐所赏。做教谕时助地方团练防御太平军,受
十二卷。明赵廷瑞(约1536前后在世)编,林烃又增以《十景图》。赵廷瑞,开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林烃字贞耀,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
四卷。宋高似孙编。高似孙生平事迹详见《剡录》。此书主要采摘《文苑英华》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重新编排而成。体例略仿洪迈《经子法语》,全部为摘录抄合成编。书中所录间有与他本不同之处,如,吕令开莲峰赋
五卷。事行纪略一卷。明周思兼(生卒年不详)撰。周思兼字叔夜,号莱峰,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少有文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除平度州知州。举治行第一,当迁。州人走阙下以请,乃复留一年。擢工部员外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著述四十余年。晚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