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静芳亭摘稿

静芳亭摘稿

八卷。明陈洪谟(约1506前后在世)撰。陈洪谟,字宗禹,武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中登进士第,累擢云南按察使,兵部侍郎。著有《静芳亭摘稿》、《治世余闻》。陈洪谟致仕后移居高吾山下,筑亭山中,名之曰“静芳亭”,因以此名其集。又因其自称为“高吾子”,故此又名曰《高吾摘稿》。此集为谟手自定之稿,从集名可概见系经选择而编成的,因名“摘稿”。集中全部为诗,无文。人谓:“其诗音节尚能谐畅,但意境未见深远,时俗之调间于诗句之中,难成绝响。盖弘治、正德间,诗歌创作风气一变为追随七子之派,而又未能尽弃‘三杨之体’,故时人作诗少有超凡入圣之句,谟亦为追随者流,因此诗章难成大器而为时人或后人称道。”此稿据四库馆臣所见,为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猜你喜欢

  • 通纪

    即《通历》。

  • 典试浙江纪程草

    一卷。《浙省还辕纪游草》一卷。清宝鋆(生卒年未详)撰。宝鋆,字锐卿,号佩蘅。镶白旗满洲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由礼部主事迁侍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靖。著有《奉使三音诺彦纪程草》、《塞上吟》

  • 汉学谐声

    二十四卷。清戚学标(1742-1825)撰。学标字翰芳,号鹤泉,浙江太平(今温岭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河南涉县知县。此书的体例是:以六百四十六母统《说文》所收字。其不为母亦不为子之字

  • 发墨守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何休著《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

  • 将乐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永锡纂修。李永锡,曾任将乐县知县。邑志自明万历间知县黄仕正重修后,一直未再修。乾隆三十年(1765)李永锡又设局纂辑志乘,历数月告竣,刻印。兹篇立意标新,然条目混乱,记述芜杂寡要。

  • 易就

    六卷。明徐世淳(1584-1641)撰。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官至随州知州,张献忠攻随州时战死,赠太仆寺卿,事迹见《明史·忠义传》。该书似儒家之语录,又似禅家之机锋,不

  • 罍庵杂述

    二卷。明朱朝瑛(生卒年不详)撰。朱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人。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入清,隐居不仕。从黄道周游,为学折衷诸家之说。著有《读易略记》、《读尚书略记》、《读春秋略记》、《读周礼略

  • 同文备考

    八卷。附《声韵会通辑要粗释》二卷。明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撰。应电字绍明,昆山(今属江苏)人。受业魏校,著有《周礼传》、《书法指要》、《六书音切》与此书等。此书之作,王氏自序云:“《洪武正韵》间以小篆正

  • 书隐丛说

    十九卷。清袁栋(生卒年不详)撰。袁栋字国柱,号漫恬,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乾隆时监生,袁栋专心古学,深于研究刘、杜、郑、马四家之书,工诗词,善隶书,书、竹、石、亦佳,著书三十余种。有《漫恬诗钞》、

  • 诗问

    ① 一卷。汪琬(1624-1691)撰。汪琬,字苕文,号钝庵,晚年又号钝翁、尧峰,学者称尧峰先生。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清初著名散文家。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后因病辞官,结庐隐居太湖尧峰山,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