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魏公别录

韩魏公别录

三卷。宋王岩叟(1044-1094)撰。王岩叟字彦霖,清平(今山东临清东)人。官至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本书记述宋大臣韩琦事迹。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曾多次出任边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封魏国公。王岩叟曾任韩琦幕僚,每与琦语,退辄书之。琦死后,乃将其平日所记,编成此书。上卷为韩琦奏对之语,中卷为琦平日诸言,下卷则杂记岩叟所闻所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以国史考之,岁月往往抵牾。盖失之诬也。”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缙芳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三有辑本。

猜你喜欢

  • 水东日记

    三十八卷。明叶盛(详见《叶文庄奏草》)撰。此书记明代典章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许多材料均可与史传相参证。书中援引的书籍比较庞杂,致使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作者还十分熟悉掌故,所以对朝廷旧典的考究最为详细

  • 寒支集

    十四卷。明李世熊(1602-1686)撰。世熊,字元仲,号愧庵,又号寒支道人,福建宁化人,明末遗民。天启元年(1621年)进士,隆武时授翰林博士不就。入清后,屡征不出。曾著有《钱神志》、《史感》、《物

  • 缠子

    一卷。旧本题周缠子(生卒年不详)撰。缠子,不详何人。班固《汉书》、《隋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该书,唐宋之间,始见征引。由于其书有董无心论难之语,往往又称《董缠子》,盖附见于《董子》书中,非有专书。清人马

  • 丹阳集

    二十四卷。宋葛胜仲(1072-1144)撰。葛胜仲,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调杭州司理参军。又试学官及词科皆第一,除兖州教授。入为太学正,累迁太常卿。此期间曾续欧阳欧所辑

  • 国清百录

    四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国清百录》一书,是在天台宗创始人智灭度后,先由沙门智寂搜访他的事迹笔札及其碑文等进行编集,因书未成而去世,遂由灌顶继续增撰而成。此录前有宋绍

  •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

  • 工部修辑军器则例

    六十卷。清刘权之等奉敕撰。刘权之,清大臣,嘉庆十六年(1811)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是书于当年七月告成。其卷一至卷八为盔甲作法;卷九为衣帽作法,卷十、卷十一为帐篷作法,卷十二为器械作法,卷十

  • 子史汇纂

    二十四卷。明冯廷章(生卒年不详)撰。冯廷章字子建。常熟(今属江苏)人。此书分二十四类,每类之中又别立若干子目。虽然书以“子史”为名,而又兼采词赋。书中自序谓“一尺之箠,方寸之木,无或遗弃。又谓“上极天

  • 天童密云禅师年谱

    一卷。释道忞(生卒年不详)编。《天童密云禅师年谱》一书,所记天童密云禅师乃是明代四明天童寺沙门释圆悟。圆悟,俗姓蒋,字觉初,号密云。宜兴人。幼闻佛声八岁知佛号。常念世空无常,遂出家为僧。年谱以密云禅师

  • 文昌县志

    十卷。清马日炳纂修。马日炳,镶红旗,奉天人,监生,康熙四十八年(1710)任文昌县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李遇春,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已五次修纂。马日炳任文昌知县,第六次续修县志。此志以前志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