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ǐhōng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以 (氏) 族为氏。其姓名构造的特点: 名前姓后,如 “阿结呷·米烘”——阿结呷,人名; 米烘,姓氏。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Lǎsōng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语义不详。后或改单姓“孙”,疑乃取lǎsōng之尾音谐音,近似汉姓“孙”而得。未详其他。
读音:Fú/Fwu【源】 见汉史游《急就篇》(63)。
读音:zhù【音】今亦音豆(Dòu)(73,91)。 【源】见《姓苑》(9)和《纂文》(7,11,22,60)。 【望】河南(17,418), 【布】大陆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
读音:Púhóu【源】黄帝之子少昊之裔有蒲侯氏,见《路史》(17,60)。一说,春秋时鲁襄公与莒子遇于蒲侯氏,见《左传》,杜预注,蒲侯,邑名,盖以邑为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读音:Sì/Syh,Sz【源】 见《姓觿》(17)及《清稗类钞·姓名类》(30)。河南方山、荥阳二县境内有汜水,或以水为氏,或系氾之讹。【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wú【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敬仲之后有梧氏(5,60)。②系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梧氏(60,62)。又说,古梧侯国在郑地,灭于晋,以国为氏(17,60)。【望】 濮阳(17,60,418)。
读音:Bólákèqí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常德之妻为博拉克齐特氏(260)。
读音:Ālākètǎ【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哈一作喀)(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Hǎnchǔ【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张、李(180)。 ②一作〔韩楚〕(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