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
读音:Dōng mén
东门姓主要源自地名。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因居于鲁都曲阜城东门,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东门姓今在河南光山等地有少量分布。
东门姓历史人物有东门京,西汉人,善相马,曾向皇帝进献过铸造铜马的模型,这一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
东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五位。
鲁庄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
姬姓,鲁庄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因氏焉。(见《尚友录》)
东门姓主要源自地名。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因居于鲁都曲阜城东门,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代子孙遂以为姓。东门姓今在河南光山等地有少量分布。
东门姓历史人物有东门京,西汉人,善相马,曾向皇帝进献过铸造铜马的模型,这一模型相当于近代马匹外形学的良马标准型。汉武帝诏令立铜马于鲁班门外,改鲁班门名为金马门。
东门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八十五位。
鲁庄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
姬姓,鲁庄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因氏焉。(见《尚友录》)
读音:Rúj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缓氏。一说后改为绫氏。”《郑通志·氏族略》作“如稽”。
读音:Líng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收载,其注云: “稜,姓也。”未详其源。
读音:Yèjuéwéimíng【源】 西夏人复姓。系由拽厥、嵬名两个西夏姓合成(95)。
读音:běi mén北门氏,《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以所居为氏。黄帝臣有北门成,汤佐有北门侧。(见《姓氏考略》)
读音:Chū【源】 见《姓解》(9,62,63)。疑即樗氏。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集韵》收载;《姓氏词典》引《通鉴外纪》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ōng suǒ【源】 春秋时鲁国有公索氏,见《家语》(6,11,12,21,60)及《说苑》(9,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据《孔子家语》云: “鲁有公索氏,将
读音:Kùqílǐ【综】 清时满洲人姓。或即科奇哩氏、或即郭奇里氏之异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五伦太之妻为库奇里氏。又,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明德之妻为库齐里氏(260),〔库齐里〕似即库奇里之异译。
读音:Dàshū《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云: “源于姬姓。望出东平郡。系出姬姓。春秋时郑穆公孙世叔仪后姓大叔氏。汉有大叔雄。”此“大”当音tài,故“大叔”亦音
读音:Mù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额木赫索啰(23,63,180,260)。【变】后改为穆氏(180)。【人】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保住之妻为穆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额木赫、索罗地方,乃
读音:Hàn【源】 ①汉禅让于魏后,子孙有以汉为姓者(12,17,60)。三代之时,天子诸侯传国,支庶传氏。其传国者,国亡,则以国为氏。三代之后虽有国号,无问嫡庶,皆以氏传,而谓之姓。如汉家虽亡,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