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ì

【源】 系自姬氏。周召公名奭,其后以王父名为氏(6,8,60)。亦见《姓苑》(21)。【变】至汉元帝时为避帝讳改为盛氏(7,9,12,19,60)。【望】汝南(17,418)。【布】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奭伟,汉时北海太守,为避元帝讳改为盛氏(15,21,60)。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 “召公之后有奭氏。” “召公”,即召康公,姬姓,名奭,初封於召 (在今陕西岐山县),故称召公。成王时为太保。其后或有以祖上名为氏者,遂称奭氏。郑樵注云: “奭氏避汉元帝讳(按:元帝名刘奭)改为盛氏。”

猜你喜欢

  • 公玊

    读音:Gōngsù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玊,音 ‘肃’。黄帝时公玊带造明堂”。且将其归入 “以鲁人字为氏” 之列,不详其意。《史记·武帝纪》: “上欲治明堂奉高

  • 读音:Péng/Perng【源】 同逢。见《集韵》(86)。

  • 鼠尼施

    读音:Shǔníshī【源】 唐时西突厥十姓之一,属咄陆部,全称为鼠尼施半啜(428)。以部为姓。

  • 读音:lì【源】 春秋时鲁国贤人立如子之后(7,60)。【望】 东鲁(17,60,418)。【布】 浙江余姚(389)、山东沂水(332)、上海嘉定(351)、台湾高雄、苗栗(64,68,261)、北

  • 排龍

    读音:Páilóng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黄旗人阿什岱,即姓排龙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又作“揆龙”。

  • 薩爾托爾

    读音:Sà’ěrtuō’ ěr【综】 清正黄旗蒙古护军三达色之妻为萨尔托尔氏(260)。

  • 噶必齊克

    读音:Gábìqí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噶必齐克乌巴里沙津,清镶蓝旗人,系喀喇沁贝勒,清初从征张家口有功,授三等轻车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

  • 宋佳

    读音:Sòng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巴实之妻为宋佳氏(260)。

  • 吉木

    读音:Jím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shěn楚公族有审氏。(见《路史》)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主审曲而势者也,后因赐族。(见《姓氏急就篇》)▲<汉>审食其,沛人,吕后时为左丞相。<唐>审邽,泉州刺史。